“不止是官吏,拥有户籍,工作,但是无法在长安落脚的人,也可以租赁这种公租房。”
众人恍然大悟。
在魏琳的记忆中,其实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由官府提供的大量公租房,曾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在当时的宋朝首都内,足足有两万多间这样的房屋。
“确实是个好主意,刚好从吴家和李家查抄了一批财产,可用作此事。”司清思考道。
蔡卓扶着腮帮子叹了口气。
这件事还是不要让马尚书知道为好。
自从魏琳在鸣沙县弄出了水泥,到现在水泥工艺已经趋近于成熟,能够造出又美观又实用的房子了。
如同尚书省那般又大又高的宿舍,就用了不少水泥,还掺杂了不少沙子和碎石,又安置了水管,花费达到了数万钱。
工部尚书实在是想完成这项工程,便自掏腰包补贴了不少。
众人商议了几句此事,便见魏琳打了个哈欠,又要沉睡过去。
司清想了想,趁她还未睡过去,问道:“魏、魏郎……说起来,你还要以男子身份面见其他人吗?”
魏琳半眯着眼睛,思索片刻道:“先这样吧。”
如若她直接将身份公之于众,必然要遭到朝臣们的反扑。
“等过段时间再说吧。”她又打了个哈欠。
就算要面对朝臣,也得等她先养好伤了再说。
司清“哦”了一声,见她又沉沉睡了过去,被顾慈小声问道:“圣上此问,是不想让她升任尚书左仆射了吗?”
突然知晓自己信赖的臣子兼友人是女娘,司清会有所顾忌,也是人之常情。
蔡卓也直直地盯着他。
司清颇感压力,呲牙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好吧!”
为了魏琳,这位和他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友人竟然向他下跪,若是司清因为她的身份问题,就要免除她的职位,顾慈不知道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司清挠了挠头,说道:“等她病好了,我再问问她吧。”
他看向病榻上因为高热,整张脸泛着红晕的人。
他清楚的知道,几年前魏琳来东宫见他是为了什么,但这也不妨碍两人成为交情颇深的朋友。
而魏琳为何要扮作男子,虽然经由顾慈解释,司清能够理解,但他更想知道的是——
在来到长安之前,魏琳究竟经历了什么?
作者有话说:
大概是最后两天周末加更了,因为下个月要答辩了,好恨
感谢在2023-04-28 20:49:17~2023-04-29 21:00: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啦啦酱 13瓶;星辰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5章 公租房
◎二更(周末加更)◎
在魏琳还在昏睡之中时, 工部尚书已经带着人在长安城内大肆搞起了土木工程。
工部尚书活了半辈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行业,和匠人们一起蹲在地上, 测量着各处尺寸。
小皇帝查抄了一批吴家和李家的产业,国库中终于又有了点钱, 不过很快就被取了出来, 被投入了公租房的建设。
马尚书经手国库大大小小的开支, 得知此事后, 差点被气晕过去。
先皇啊,臣真的要干不下去了!
有这么一位败家的上司,户部尚书这个位子, 实在是太折寿了。
不过好在今年的赋税安抚了他。
今年各地风调雨顺,收上来的赋税很是令人满意, 尤其是河东道和荆州,还有岭南。
河东道由于分田,隐户问题被解决,虽然有不少人被免除了三年赋税, 但河东道的世家们倒台, 留下了大量无主良田,而分到这些良田的庶民,照例还要向朝廷缴纳赋税。
以往这些良田被世家大族占据, 他们只需要缴纳一族几十个人的赋税便可,而如今,这几十人的赋税变成了几千上万个庶民的赋税,即便是马尚书, 看见这个数字后也大为震撼。
分田果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至于荆州的收成, 则在马尚书的意料之外。
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能耐了?马尚书百思不得其解, 还是在弟弟寄给自己的家书中发现了真相。
由于马刺史实在是懒得管事,荆州的一应安排都按照魏琳的计划书来办,开发了云梦泽后,又迁来不少人兴修堤坝,让荆州免于水患,收成自然比往年好得多了。
至于岭南,则完全是因为流放的犯人太多,岭南刺史将他们都赶去种田,又因为监狱不够住,只能将轻犯放出,让他们免费种地,以减轻自己的刑罚。只要干得好,就能早日被放回家。
前有以工代赈,后有岭南刺史想出来的以农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