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个,便是家世不能太好,毕竟他们明面上是打着给突厥人安置土地,实际上是为了削弱世家大族。
这中间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清楚,最好不要安排世家子去分田。
第二便是要身强体壮,最好干过农活儿,能和农人们打好交道,使分田能够顺利进行。
游胜符合所有条件,房淮眼巴巴地看着他的卷子被分到了甲等。
“房公啊。”魏琳瞥了他一眼。
房淮拽着自己的胡子,怒道:“判完卷我要告假三日!”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魏琳无语凝噎:“你又请假!”
房淮跑了,那剩下的工作还不是只有她来做。
她严重怀疑房公表现得如此伤心欲绝,只是为了好请假而已。
房淮眯着眼,拢着手,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任凭魏琳怎么控诉他,他都不为所动。
各部门的内部考试流程简单,结果很快便出来了。
游胜自然如愿通过了考试。
房淮看了一眼结果,就上奏请假回家了,只留下魏琳一个人被尚书省的文书淹没。
分田一事,由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通过,再由尚书省负责实施。
所以尚书省内堆了不少有关分田的文书。
魏琳抽出有关分田的计划书,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印章,然后抱着文书溜溜达达去了屯田司。
屯田司的小吏们正在接受入职培训。
他们这个时候才明白自己要去干什么。
屯田郎中看见她来,仿佛看见了救星,赶紧让她给众人宣讲分田事宜。
魏琳扫过在场众人,说道:“你们知道此去为何?”
有人挠了挠头,问道:“给突厥人分田?”
不止是东|突厥,还有西突厥的不少异族人,也要被迁入中原,学习汉人生活。
魏琳摇了摇头,游胜看见她的模样,问道:“给所有人分田?”
他猜出了一点分田的真实目的。
魏琳听见他的回答,笑道:“没错,要给所有庶民分田。”
“不论是异族人还是汉人,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分田。”
分田的地点选在河东道,将会有不少异族人被迁入,这是一次试点实验。
游胜愣了楞。
河东道的庶民不都有着自己的土地,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分田呢?
他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魏琳,魏琳瞅了他一眼,叹气道:“还有许多庶民,并没有自己的土地啊。”
“他们虽然也要耕作,但并不是在自己的土地上。”
游胜想了想,他虽然聪慧,但仍然受到眼界的局限,没想出来还有哪些庶民既要耕作,却又没有自己的土地。
那些庶民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而是在世家的土地上。
魏琳预见了此行必定会发生不少冲突,所以安排了不少人手,小吏们前往关内道,每个人身后都跟着身穿甲胄的军士。
桂五娘也在此行之中,魏琳前来送别小吏们的时候,她还扬起脑袋,冲魏琳使了个眼色。
她身穿一身铁胄,在太阳下反射着日光,看上去威风凛凛。
“注意安全。”魏琳拍了拍她的肩膀。
“知道了,”桂五娘笑道,“这次去我肯定打死那些闹事的人!”
她还没真正上过战场,一直在长安附近练兵,对于此行很是期待。
魏琳无语地看着她:“倒也不必。”
能不起冲突的话最好。
小吏们拿到了出差补贴,带着军士们前往河东道。
其中有些人看着军士们列阵跟着他们,终于反应了过来,朝廷愿意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是因为此行危险重重。
游胜离开前,回头望了一眼,看见了年轻的尚书左丞忧心忡忡的神色。
……
大夏的分田令借鉴了魏琳上辈子学过的制度,成丁的人中分田六十亩。
为了避免土地兼并,这一百亩土地并不能继承,等人死后将会重新分配。
除此之外,及笄女娘分到的田也是一样的。
工商业者、官户授田减庶民之半,道士女冠、和尚尼姑则给田二十亩。
这是魏琳和诸位大臣一起算了好几天才算出来的结果。
大夏还有许多地方尚未开发,足够他们好几代人都如此分田。
小吏们带着人进入了河东道,首先就受到了河东道几位刺史的迎接。
河东道的刺史们得知被选为试点地区后,不论是喜是忧,起码面上都是一副荣幸的模样。
他们向小吏们询问如何分田。
“主要是给安置好域外的突厥人。”游胜瞥了他们一眼,代替小吏们回答道。
刺史们放下心来。
只是给突厥人分田,而不是看中了他们手上的土地,那一切都好说。
北方世家林立,不少官员都是世家出身,如果朝廷强制收回世家手中的土地,还不知道会翻起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