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司清就在军中,直接跳出来解释这是魏左丞送过来的,匠人们也证明了他的说法,让他们的心安定了下来。
是魏左丞搞出来的话,那就说得过去了。
他们都听闻过魏琳的事迹,这个庶人子出身的小郎君,在国子监吊打一众世家子弟,又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司清联手搞出了旬报,等到外地做官的时候,长安又兴起了什么葡萄酒,什么棉袄。
荆州子民至今都还感念着魏宣慰使的恩德。
十六岁考中状元,十九岁担任尚书左丞,这种异于常人的天才搞出什么来都正常。
将士们放下了心,于是开始大力吹捧炸药,称这是天降神器。
不然怎么只有我们有,突厥人没有呢?
他们乐了一路,欢声笑语,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支军队。
顾大郎恢复了听觉后,才制止了过分乐观的小皇帝,重塑军纪,又问道:“这样恐怖的武器,要是伤到我们自己人就不好了。”
他听起匠人们说到,现在还不能完全预估点燃引火线后,炸药爆炸的时间,一个不注意就会炸到自己人。
司清抬了抬下巴,得意道:“我有办法。”
……
是夜,齐二郎带着轻骑兵一路先赶往了边关。
在茫茫草原上,想要找到突厥人的踪迹,并不是那么简单,但对于大夏的军士们来说,除了闷头乱找还有其他办法。
按照后世来计算,西突厥正落于新疆一带,而东|突厥则在蒙古。
齐二郎看了看星象,确认自己没走错路,一路往北,终于发现了突厥人的牙帐。
这还得感谢西突厥的热心异族人,愿意为他们指明方向。
某位不知名的热心异族人:我们都被打得屁滚尿流,怎么能不让我们的好兄弟也常常这种滋味呢?
突厥虽然分裂为东西两部,但都流传着同一个传说。
传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只留下去一个突厥小男孩,当时军士见他年纪小,便砍去他的双腿将他扔到了荒漠中,后来被一只母狼所救。
母狼生下了十个孩子,传言这十个孩子便是突厥人的先祖。
西突厥和东|突厥都信奉狼神,他们治下的小部落纷纷受到影响,所以鸣沙县的牧民们会信仰一位母神,便是因为突厥的母狼传说。
西突厥与东|突厥时常打来打去,像谁也不服气谁的两兄弟,直到大夏出兵,将西突厥收入囊中,才中止了这两兄弟之间的斗争。
但安西都护府的异族人可不服气,我们都被打了,凭什么不去打东|突厥呢?
当他们听到朝廷要出兵征战□□时,整个安西都护府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
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了不少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人士,愿意将自己记忆中的东|突厥地图献给大军。
这张舆图是西突厥的老人们所画,由陶都护转交到了大军手中,现在又到了齐二郎的手中。
齐二郎跟着舆图绕了半天,都没看见东|突厥的帐篷,直到又往北深入了一点,才看见突厥人的踪影。
这份舆图年代久远,突厥又是游牧民族,也是会搬家的,难免会有一点误差。
齐二郎不清楚远方的牙帐中住的是谁,不过还是依照小皇帝的吩咐,靠近牙帐,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在四周放置好炸药。
因为不能控制被引爆的时间,他们这支轻骑兵小队只能蹲在牙帐周围,等待时机到来。
齐二郎稍微探出身子,向营地里面望去。
最中间的营帐内还点着火,里面传来歌舞声。
他不清楚里面的人倒是是谁,只能又蹲下来,等待他们睡下,众人四散蹲下,像一个个蘑菇。
等到最中间的营帐也熄火歇息后,他们这才开始了动作。
东|突厥的牙帐周围有不少军士把手,他们想要再靠近也很困难,只能在外围安置好炸药。
齐二郎吹起口哨,发出悠扬的声音,军士们听到声音,在心中默数三下后,赶紧点燃了引火线。
这一下动静引起了突厥守卫的注意。
他们一点燃,就往外狂奔,牵着马头也不回地向南跑。
齐二郎趁着没引爆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东|突厥的牙帐,又想到了什么,突然调头回去,掏出还等着燃烧的炸药,往营地里面扔过去。
这一下砸到了守着营帐的突厥人,他捂着脑袋,愣愣看着地上的东西,好奇地捡起来道:“这是什么……”
还没等他说完,炸药就在他手中炸开。
“轰!”
齐二郎策马狂奔,听到响声后,狂笑不止:“哈哈哈哈哈哈!”
突厥人,被炸开花好玩吗?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来,想来现在没有一个突厥人有空回答他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