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为人实在是不够用,不像上一届常科,即使是状元郎也只能当个七品县令,这一届特科的进士,被授予的官职品阶更上一层。
林雁身为新科状元,又是林少傅的曾孙女,甫一通过吏部的选试,就被塞进了刑部。
刑部尚书老泪纵横,我终于有新的人可以用了啊!
王婉的意愿很强烈,魏琳和吏部侍郎打了个招呼,让她继续回鸣沙县,担任新任县令。
“等小郎大了些,也可以来长安看看。”魏琳笑道,“域外的气候,还是不适合养病。”
王婉笑着道谢:“多谢魏左丞。”
三位女娘一同参加这次的特科,天然的有着亲近感,林雁抿唇道:“王娘子记得时常与我写信。”
她待在长安这么些日子,已经和王婉混熟了。
王婉摸了摸她的头:“我会的。”
她又何尝不是将这位年轻的小娘子视为自己的妹妹呢?
魏琳和两人聊了一会儿,又去看桂五娘的情况。
桂五娘的兵法是临时抱佛脚拉上来的,在武举中也并没有取得什么好名次,但由于降分录取,倒是上了榜。
她好巧不巧,正分在了齐大郎的手下,担任队正,倒不用和底层军士们同吃同睡。
桂五娘得知了自己的去向后,很是激动,围着永安坊跑了好几圈。
她的家里人看她比兄长们还有出息,也不再催着她嫁人了,桂五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给了魏琳一个熊抱。
“嗷!”魏琳被她挤得差点窒息。
五娘的力气,还是这么大!
她收拾好行囊,就准备前往军中,魏琳见三人尘埃落定,也放下了心。
由于降分录取招收了一大批人,在各部门担任基层官吏,缓解了朝廷上下一直以来的“用工荒”。
房淮不知道又使了什么法子,尚书省进的新人是最多的,让魏琳狠狠地缓了口气。
终于不用加班了!
那些无关紧要的文书都被她丢给了新来的人,又多又杂的事务压得新人们喘不过气,对此,魏左丞没有一丝愧疚。
我刚进尚书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实习生就多干点事嘛!
她的脸上露出了阴恻恻地微笑。
降分录取的官吏们虽然通过了吏部的选试,但是魏琳又提出,先让他们在各部门干一段时间的活儿,写一写实习报告,通过后才能正式在各部门就职。
这种闻所未闻的实习报告,让新人们苦不堪言。
听说不仅要写实习报告,魏左丞还说什么轮岗,要让他们多在几个岗位上锻炼锻炼才行。
姚成宣得意地看着他们。
他虽然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在国子监的时候就卷生卷死,所以名次靠前,是正儿八经的特科进士,不用像底层官吏们一样轮岗。
“但是实习报告还是要写哦。”魏琳提醒他道。
姚成宣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荀御史被流放,离开长安后,御史台人心惶惶,不少人怕被牵连,干脆辞官回家,等风头过了后再出仕。
现在御史也缺人,所以姚成宣被安排到了御史台。
魏琳得知此事后,捧腹大笑道:“很适合你嘛!”
姚十一郎这张嘴,不去当御史多可惜啊!
姚成宣威胁道:“等我上任后,第一封奏折就参你!”
“好哇。”魏琳眨了眨眼睛。
御史台的御史们虽然没像荀御史那样热爱刷业绩,但偶尔也要上几封奏折,在小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证明自己并没有尸位素餐。
他们抓不到官吏们的错处时,就随便写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譬如哪位朝臣最近多喝了点酒,酒后又说了什么话之类的。
姚成宣说到做到,他的第一封奏折,还真是参魏琳的。
他参魏琳的及冠礼太过盛大,不知道是否逾矩。
司清看着这封奏折的时候,颇为无语。
姚家的姚十一郎,当时及冠礼你不是也在场吗?
不过为了给新任御史一个面子,司清还是假模假样地在小朝会上批评了魏琳几句。
魏琳:?
她瞪大了眼睛望着上首的小皇帝,他还真给你写奏折了啊?
司清眨眨眼,表示确实如此。
魏琳无语凝噎,正准备反驳几句,却听见兵部尚书出列奏道:“圣上,边关来报,东突厥有异动。”
西突厥虽然被打了下来,但东突厥还待在草原上好不自在,边关察觉到异常,赶紧给长安的朝廷报信。
这句话让朝臣们一下子炸开了锅。
魏琳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房淮在她身前小声解释道:“上次打西突厥,差点把国库打空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外征战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为了能啃下西突厥,几乎将国库挥霍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