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的今生后世(穿越)(351)

作者:捡拾光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朝廷命官除去官印是朝廷提供的,其他都是自费购置,只是官服这些衣帽,都是朝廷指定的几家成衣坊能够制作,并且都是在京城,有些偏远地方的官员,日常都不穿官服,就怕磨损后去京城定做代价太大。

燕衣纺能够得到指定,因为吏部有权利指派三品以下官服的定制,不过燕衣纺也没有给沈闻丢脸,在指定的几家里是做工最好的。

燕衣纺一直没开分店,只有京城一家,做的规模很大,经营的范围也很广,基本上跟穿衣打扮能沾上边的都参合以下,偶尔还发售一些限量款式的摆件、餐具等。

圣旨到达金陵城,负责的官员先入住四方馆,先要沐浴更衣换上官服。

沈卿收到消息就安排人准备香案,赶紧更衣换上会客的衣服,那边宣读圣旨的官员过来,一家人赶紧去前厅迎接。

又吩咐青芙准备荷包,给主官一锭金子(五两重),其他人都是一锭银子(五两重),按照规制人数多备了三个,万一出现多出人数怕荷包不够尴尬。

王柷的升职任命,在衙门的正堂宣读,他在那边接完圣旨,要拿到办事厅供奉三天再收到密档处留存,这边接完圣旨赶回宅邸,至于上官则由负责接待事物的官员陪同慢慢过去。

沈卿带着两个孩子在正厅后面的暖阁等待,王柷从外面进来,沈卿吩咐丫鬟赶紧拿这帕子和清茶来,他接过帕子擦了擦脸,又用温开水漱口才轻啜了一口清茶,感觉缓过来了。

刚刚收到消息,上官到达金陵城,次使在城外迎进来送去四方馆,他赶紧把手边的事情都处理完,骑马赶回来的,虽说十月还没有那么冷,可扛不住今天有些秋雨,刚刚出来的时候披了斗篷勉强在官服湿了之前到家。

沈卿起身看了看他身上的官袍,没有湿的地方,帮着整理官帽和袍服,看着没有失礼的地方才点点头,一家人才整齐了那边就传话上官马上到。

王柷吩咐正门大开,他亲自迎到大门里,引着上官绕过影壁才是正厅的院子,这边沈卿带着两个孩子等着。

--------------------

这一章写的稀碎~

第165章

===================

宣读圣旨的上官是沈闻的手下,跟一家人客套一番,走到上位宣读圣旨。

这次宣读的主要是沈卿的诰命封赏,这样的旨意可以办都是圣人点头,中书省负责书写,都是固定的版式换个名字就成,除非特殊情况有重大贡献的。

沈卿起身接过圣旨,亲自捧进正厅供奉在此处三天,王柷招待上官到暖阁喝茶,青芙赶紧把准备的荷包送上,王柷亲手交给对方,互看一眼心照不宣,寒暄几句把人送出大门。

一家人齐聚在正院的花厅,今天为了庆祝升官准备了个小家宴,今天的主菜做的是松鼠鳜鱼,又做了四热四冷拼盘,除去主菜剩下都是巴掌大的小碟子,一条鱼加上配菜正好够一个人的菜量。

沈卿吃着面前的饭菜,不得不再次感叹分餐制就是好,不用那公筷那么费劲,还要来回倒腾筷子,这一副筷子吃着也痛快。

一家人用了夕食,两个孩子各自回院子去了,夫妻俩在正房的门廊消食,丫鬟们都站在远处,王柷提起明天太守一家跟上官一起北上。

今天给上官的荷包里是五两黄金,相当于五十两白银了,难道还要送一些仪程么。

王柷笑着问家里还有没有湖笔,准备一套再送一块玉镇纸就好,听了他的话沈卿心里很是腻歪,还就好了,知道湖笔多少钱,玉镇纸多少钱,这要不她有空间产出,就凭王家的这点家底,也就是个收支平衡。

没说什么转身吩咐丫鬟去库房找一下,湖笔好说镇纸找个差不多的,差不多是主仆的暗语,就是随便找一个凑数不用挑好的,所谓上官就是四处去宣读旨意的小吏,虽说有品级可宣读旨意的活,一辈子也别想升职的岗位。

看她吩咐人去准备,王柷就放心了自家娘子办事从来没有出过错,虚揽着沈卿的肩膀笑着说:娘子辛苦了,劳你操劳家事。

沈卿觉得都是些废话,操劳没什么,郎君多努力,争取两任后进京,到时家里的彬小郎和杳娘就要说亲了,最好能找京城里的殷实人家,大家都留在京城也好照应,真要是夫君外派了也不用在阿家跟前立规矩。

王柷听完笑了,这要好些年后的事呢,这会就操心。

她摇摇头,时间过的很快的,回头想想跟你外任好像就是昨天,可看看孩子都七岁了,那六年还不是一眨眼就到了。

闲聊也没个固定话题,说的天南海北的,时间晚了各自梳洗休息。

沈卿夫妻早早起身,梳洗过换上外出的大衣裳,丫鬟们伺候着喝了碗银耳羹又用了几块点心,就往二门外去了,临走的时候她吩咐丫鬟去厨房,给郎君准备点心,辰时过半送去衙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