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跟前,发现是有人在表演,中央圆台上摆放着一架三角钢琴,一位身穿白色长裙的女生坐在琴凳上,优雅的弹奏着悦耳旋律,外圈人声鼎沸,围着表演台的人们自动噤声,安静欣赏着她的弹奏。
俩人只站在外圈大概瞧了眼,张书艺就拉着她往电梯方向去了,上到扶梯上,张书艺随口问道:“黎黎,刚刚那个女生弹的什么曲子,我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呢。”
阮黎眨眨眼睛,压下眼中情绪,笑着说:“巴达捷夫斯卡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
“啊,我想起来了,高一艺术节,你弹得就是这首曲子对不对。”
阮黎嗯了一声。
电梯缓慢上行,她的思绪,却伴着不远处的钢琴曲渐渐回溯到高中时去了。
……
……
高一一整年里,她和顾时序的交集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俩人不同班,一个在一班,一个在三班,说起来教室在同一楼层,离得也不远,但她那时签的协议生合同,要保证每次月考成绩都在年纪前五十才能拿到每个月的生活补助。
是以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课间除去必要,她基本都留在座位上做题、看书。
一年下来,偶尔也会在走廊或是上下楼的楼梯上看到他,但他身边总有不同的朋友在,他是天之骄子,耀眼夺目、光芒万丈,而她,沉默寡言,掩于人海,她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那一年里的第三次交集,就发生在高一下学期的艺术节上,那是她第一次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活动。
报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选报的是钢琴曲目,所以在艺术节前的一个月里,她可以自由进出学校的音乐排练厅用琴。
自从家里出事后,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弹奏过三角钢琴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盛夏来临之际,榆市一中两年一度的艺术节正式开幕。
开幕前的那一个月,只要一有空,她就跑到音乐排练厅,练习之余,放肆的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并没太关注学校的其他消息。
开幕前一天,她才从同桌张书艺口中得知,顾时序是艺术节的主持人之一——
那天俩人上完体育课,挽着手回教室,路过学校大礼堂,听见里面传出排练报幕的声音,从她们路过的地方看不清里面的人,但那道声音她很熟悉,瞧见她时不时瞥过去的眼神,张书艺凑近她说: “你知道这次艺术节的主持人都有谁吗?”
她摇摇头,佯作毫不知情的样子。
张书艺说:“主要是有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人,之前学校有活动基本都是广播站那几个人做主持你还记得吧,这次的主持人有顾时序诶,我刚知道的时候惊到了,还以为像他那样的学霸只会参加数物竞赛呢。”
之后回教室的路上,阮黎的唇角忍不住渐渐扬起。
艺术节有四位主持人,两两一组报幕,那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会由他,来给她进行报幕。
这也就意味着,他有可能会注意到她,如果是他来给她报幕的话,活动期间她还有可能和他说得上话。
艺术节那天,她的演奏曲目是第十个出场,可当节目进行到第四个的时候,阮黎发现自己的期待可能要落空了。
顾时序和她们班的裴春雪同组报幕了第一个和第三个节目,另一组主持人则报幕了第二个和第四个节目,按照这样的轮换顺序,她的节目不会由顾时序来进行报幕。
确认报幕顺序后,她的心有点空落落的,安静坐在后台等待上场,没再关注舞台上的情况。
快轮到她上场的时候,有同学来叫她去做准备,她离开休息室,来到舞台旁的楼梯处,却意外看见了顾时序的身影,那一刻,的确是有点意外,按照她方才观察的顺序,此刻站在这里的应该是另一组主持人才对。
裴春雪是她们班的文娱委员,瞧见她走过来,在一旁笑着给她打气:“加油哦。”
阮黎微笑回应:“谢谢。”
话音落下那一刻,顾时序忽的侧过身,面向她说道:“你叫阮黎啊,我们之前见过的,还记得吗。”
第9章
◎你直接找他◎
阮黎表情有一秒错愕,她完全没想过,顾时序会主动和她讲话。
此刻,他就站在她面前,漆黑的眼中满是笑意,她心无声悸动,手指蜷了又蜷。
这是她们的第三次正面相见,第一次是高一开学时,在校门口的春山书店,他送给了她一本《音乐家》的六周年纪念刊,第二次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她给他让了路,他同她道了声谢。
阮黎不晓得他话里的那句:“我们之前见过”,是哪一次。走廊上那次距今已四月有余,书店那次更是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