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太子笑着问道:“那子川可有带回一些?”
宋皬一脸惋惜的说道:“可惜,回来的匆忙,并未记得这些了。”
太子又问道:“宁远县那个案子应该已告一段落了,那宁远县前任县令的女儿现在在何处?”
“据微臣所知,她应该是回去了。”
“我想知道,子川为何会有那样的想法?是为了什么?”
宋皬扭转身子面向着他,说:“殿下,如今科考需要花费的银两已经超出很多平民的支出,他们读不起书,就只能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被那些世族、富豪所欺压,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又怎么可能起身呢?”
说到这些他不免有些慷慨,因为在云游时他见过很多天赋之人,却因为钱埋没了才华,毕竟读书需要到卖房卖田的地步了,没人敢赌。
太子在承乾殿替皇上批过奏折,上面写的都是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歌舞升平的景象,倒是从未想过读书的问题。
“你上面写着开设书院,那钱财从何来?由朝廷出吗?”太子问道。
宋皬解释道:“这个微臣已经想过了,书院分三年,第一年免费,通过考试者才能第二年读书,届时需要交学费,但收费只能是一般私塾的十分之一,剩下的由朝廷出,再通过考试读第三年,这些人层层选拔都是不可磨灭的人才,如此怎能用金钱比拟,届时豫国只会越来越强大。”
太子思考着他说的话,手指一下一下的敲击着桌子,问道:“我想知道缘由。”
缘由?写这个提议前他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想了很久,直到有一天路过城门时,士兵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的是朝廷招木匠修坏掉的城楼和官家的房屋,可两天过去了只有两个人来报名,宋皬不解,因为这告示上写着每日工钱一百文,工钱不算低,为什么没人报名呢,后来才知,是因为很多人不识字,根本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宋皬就让识字的士兵当众宣读,才陆续有人报名。
回想起这些,宋皬坚定的说:“因为百姓需要读书,他们需要有自己的认知,现在很多官位都是子承父业,这些所谓世家可以欺辱百姓,因为他们知道平民无出头之路,就算现在有科举之政那也是富人之道,普通百姓在再拼命也压不过他们一头,可如果取消这种制度,每个空缺的官职都是经过最后的科考才能得到,岂不是会人人自危倒时朝廷必是一片清明之象。”
他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太子心里,他早就想改变了,有些人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占着茅房不出恭,他又想不到更好的注意,如今宋皬与他不谋而合,怎么能不喜悦呢?
他一拍大腿说道:“好,说的好,子川说的句句得我心,此提议我会尽快整理交给父皇,来为读书干杯!”
宋皬也随着他一饮而尽,读书是每个人的权利,不应该限制身份地位,宋皬又举起一杯,心中默念,此酒敬国师和他的江舟!
第五十九章 罗银
翌日江舟醒来时天色尚早,她做了个梦,梦里有位穿银白色衣裙的姑娘在她面前翩翩起舞,那个姑娘美得恍若仙女。
一舞毕,两人对面而坐,她说道:“很久以前你对着我说想看那些员外老爷家漂亮姐姐跳舞,可惜我悟性不够还没来得及幻化成人你们便走了,今日我是来兑现承诺的。”
江舟不解,她看着这姑娘长得美艳动人,说话莫名其妙,她一句都没听懂。
“姑娘是何意?”
她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前尘往事不提也罢,十日后赵絮会有一劫,需得你才能解,此番劫难过后便是顺风顺水一生。”
江舟着急的问道:“什么劫?怎么解?为何我没有算到此劫?”
她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这个劫是我求来的,到时你收到成州的寄来的信就知此劫何解,莫慌,这只是考验,天快亮了,我该走了,小淘气,成州见!”
说完江舟就醒了,她还没有缓过神来,周围的一切都极安静,她听到了自己心跳动的声音。
眼神无光的盯着床顶,又过了一刻,听到了三声钟声,寅时五刻城门开了,她意识到该起了。
小菊过来伺候她梳洗时就看见她穿着官服披着头发在院子里走动,她惊讶于今日倒是起得早,平日都是要赖会儿床的。
“姑娘今日起得早,进屋我给您梳头。”
“好,天快亮的时候热醒了,就索性起来到院子里纳凉。”江舟解释道。
“那倒也是,那今日公主殿下要来,姑娘还要去司天监吗?”
“去,为什么不去,到时候于嬷嬷会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