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了男神十年后+番外(38)

作者:停戈换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贫困生助学金,每学期都要申请一次,每次学校公布申请期限后,学生就需要找到所在班级班主任,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陈述家庭情况,获得补助资格。这次林老师等了陈平戈很久,都没有看到她前来申请,所以特地问了一次。

“谢谢老师。不过我这次不打算申请了,把名额留给其他更有需要的同学吧。”

林老师挺意外,“是你家里的情况改善了吗,你爸爸又找到好的营生了?”

陈平戈低着头,看着脚下,不好意思地说:

“家里还是老样子……但是之前有一家叫《中学生》杂志的编辑,找我约稿,我把稿费攒起来了,差不多足够交学费了。”

“《中学生》杂志?那挺好,我也经常看那本杂志。”

林老师听完后很高兴:

“用的什么笔名啊,最近还有上文吗?”

“隔壁五班的老徐,老跟我吹嘘,说他们班的学习委员罗同学的文章,上了这本杂志,我内心还纳闷呢,我们班的陈平戈作文写得更好,怎么就没见投稿呢!”

林老师仔细问了陈平戈上文的那几期期刊,又大大地夸奖了陈平戈好久。

陈平戈走出校门的时候,遇到了杨洙,她靠着车,站在人来人往的校门口,拿着袖珍单词本,旁若无人地背单词。

“你们老班真能说,一说教说一个半钟。”

陈平戈笑笑没说话,把眼镜拿下来,从书包侧面的网兜,拿出个塑料眼镜盒,装上,塞回去。

杨洙发动自行车,和陈平戈并肩骑行,又问:“你眼镜几度?眼镜上课的时候戴,骑车不带,挺收放自如的。”

“不到一百度,就是有点散光。黑板远了抄笔记有点麻烦,不过不影响日常生活。”

杨洙又扫了她放眼镜盒的网兜一眼,“就羡慕你们学渣,我们学霸界人均 400 度加。”

陈平戈比了个大拇指,“失敬失敬,佩服佩服。”

杨洙是陈平戈初中的时候,处笔友的时候,处上的朋友。

那时候学校,一度很流行交笔友的风尚。

有一次,陈平戈经过杨洙教室,短发高大的杨洙,突然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拦住了她,把一封信塞到陈平戈手里。

她的眼睛看着陈平戈的身后说:“我们做笔友吧”,带着不容拒绝的执拗,然后又说,“每周三下午,你可以把回信,让你们班的张大佑带给我”。

杨洙学习成绩很好,年级里每次考试,总能排到前三。

杨洙交友,直接带着学霸的目的性,只跟学习成绩差不多的人一起玩,跟差生们,从来玩不到一块去。

杨洙后来告诉陈平戈,她会选她,第一觉得她作文好,两个人交笔友,她还可以顺便学习提高下作文水平,第二,她觉得她跟陈平戈是同一类人。

杨洙爸爸,在她刚上小学时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常年体弱多病,所以家里一直都很困难。

衣服除了校服外,穿的是亲戚不要的旧衣服,一年四季,脚底都是一双旧旧的球鞋,一直要领镇里的贫困补助,跟学校的救学金的。

每年开学后不久,学校公告栏,就会贴上一张大红纸,公示得到援助的学生。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平戈 C 字母带头遥遥在前,隔着几个名字后,就是杨洙。

家境贫困,但学习优秀的学生,除了贫困生补助之外,往往还有其他的资助。

有时候,一学期会迎来几波企业家的私人捐助。

女企业家或者男企业家,组团的来,全部围着组织统一分发的红色围巾,或者穿着统一的制服。

他们发完钱后,就会让受资助的学生们,抱着写着资助方和款项的泡沫牌,和他们一起拍照、拍视频,偶尔这样的合照,会被发到当地的报纸上。

这样的场合,往往会点名一名学生代表,出来致辞,说些感谢的话语,跟生活体悟。

这样的任务,没什么学生愿意干,陈平戈由于作文写得好,性格又不会拒绝,所以总被林校长,点名包揽这个活。

企业家带来的记者们的闪光灯,亮成一片,有时会闪得人的眼睛,几乎睁不开。

杨洙眯着眼睛,看站在他们前方发言的陈平戈的背。

她不慌不忙地念稿子,她的措辞很典雅,既表达了对企业家们的感恩,又能恰当表达出当代学子不亢不卑的态度,往往能让资助者、记者、校方、被代表的学生们,四方都很满意。

杨洙很欣赏这样的陈平戈。

这类捐助的场合,杨洙也往往能碰到陈平戈,陈平戈的父母,很鼓励她来这样的场合,既然是不费劲就能拿到好几千块,既然有名额能白拿,为什么不拿。

有一次,企业家捐赠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操场空地上,中途下了暴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