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粮记(228)

另外,她也有别的担忧。

这时候是用农历计时, 所谓的九月与现代十月差不离, 按理说气温总该下降些, 毕竟去年还在王家村时, 九月十月已经非常寒冷, 然而现在虽说比不得前一两个月动辄热死人, 却依旧十分炎热,估计怎么也有个三十多度。

人为的灾难还能寻找到抵御方式,可自然灾难压根没有解决的法子,如同蝼蚁一般的平民们只有不断逃离、行走,试图寻找一条活路。

木槿能够察觉出来,本就靠天吃饭的农家人当然也不会忽视。

这段时日,队伍里的话题几乎都在围绕天咋还这样热。

没有人知晓答案,他们唯有被动适应过分恶劣的天气而已。

出乎意料的是,陵城居然允许灾民进入,当听到消息的一刹那,木槿立刻坐直身体,牵扯到腰上的伤才呲一声喊起疼。

王宝兴上前与守城官兵搭话:“官爷,若想进城却没有路引,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啊?”

跟官兵套近乎的过程中,王宝兴也了解了进城的条件。

从西边和最北边被朝廷划定为灾区的州府过来的难民,只消出示户籍文书即可入城;而户籍地并非灾区,除了出示户籍文书,还需要拿出官府给的路引。

王宝兴极其为难,他们出来逃荒时,还有层躲避徭役的目的,所以哪敢再找官府开那劳什子文书。

他垂下眼睛,说:“官爷,自打旱灾来了之后,到处闹灾,村里被土匪抢劫之后我们才迫不得已出来逃命,实在来不及找官府开文书,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二?”

他拉住官兵的衣袖,往里头塞了一个小银锞子。

现在到处闹灾,即使陵城情形略微好些,想要养活一家老小照样不容易,他着实眼馋王宝兴给的银子。

可车队里百十号人,他就是个小头头,实在没能力把人都放进去。

他带着为难说:“你们人太多了,就算通融也没法子让这么多人都进去……”

王宝兴又在怀里掏出文书:“官爷,您看我是延庆三十八年的童生,不晓得能不能凭借此文书带族人们进城。”

“后头全是一个宗族的族人,官爷您就通融通融吧。”

虽然底层识文断字的人极其罕见,可在读书人中,童生就是最底层,王宝兴内心忐忑,不晓得对方能不能网开一面。

与他说话的官兵做不了那么多人的主,让王宝兴且略微等等,他进去问问上峰的意思。

王宝兴又拿出块银锞子偷偷递给他:“那就辛苦官爷再跑一趟了。”

他上峰听见回话没有立马答应下来,对于王家村以及十里八乡的村民来说,童生已经十分了不起,可在官兵眼里,童生远远没有那么值钱。

守城的小头目收了银子,自然得替王宝兴说话:“我查看过他们的户籍文书,的确都是良民,加上还有不少人有牛马拉车,看着不像不安分的。何况那人到底是个读书人,要是进不来,还不晓得往后如何呢。”

他上峰用几十年才爬到现在不上不下的位置,最喜欢读书人,本来俸禄够一家人好好过日子,结果为了能把儿子供成读书人,日子过得比大户人家的仆婢还不如,结果好不容易把儿子供成童生,外面却乱起来了,男人抓住上峰的心思对症下药,果然让他动容。

他说:“我过去查看他们的文书,若没问题便放他们进来。”

他先过去查看了王宝兴递过来的童生文书,又让他和车队里众人把户籍文书也掏出来,见到上面的地域,方才放下心来。

在儿子的帮衬下,他多少识两个字,看出他们来的府城差一点就被划作灾区,晓得没有骗人才放车队进去。

王宝兴千恩万谢、再三作揖方才带着车队入城。

经过灾荒,陵城比不得两三年前繁华,但与逃荒路上饿殍遍野的景象一比,陵城就跟天上似的。

木槿看着沿途风景,即使只准受灾比较严重的几个州府灾民进入,陵城依旧涌进不少人,路上皆是衣衫褴褛的灾民。

至于沿途的铺子,皆紧闭大门,只有一两家还开着门,门边站着孔武有力的汉子。

木槿并不奇怪,这两年天气如此多变,显然是大面积受灾,陵城虽说受到的波及稍微小些,却依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她看见城里的树也枯死了,应当是今年才枯的,假若没有猜错,陵城应该今年才开始闹灾比较严重,城中百姓还有往年节省下来的粮食勉强支撑。

古代以农业为主,即使住在城里,要想养活自己和家人,能做的不过就是做商贩、做衙役、给大户人家做雇工,这部分需求极少,最多的还是种自家一亩三分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