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达也抹了几下眼泪,提议道:“城中兵马不足,不如给二将军报信。寿化已经围了月余,依然攻不下来,已经把平吉的钱粮消耗得差不多了。依我看,还是合兵一处,先对付这个洛若兮,给大王报仇,然后再徐徐商议如何打下寿化郡。”
王梁听了他的建议,眼珠一转,拍手道:“好,就这么办!有二哥带着兵马回援,我就不信胜不了洛若兮。我即刻写信!”
王梁取出绢帛,将毛笔蘸满墨水,行文至一半,忽然顿住,问道:“那洛若兮将城围住,书信如何送出?”
刚刚出主意的谭达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尴尬地捋着胡须,默不作声。
报信的哨兵则一直没有离开,仗着自己习过些许武艺,禀道:“三将军勿虑,我侦察过敌军的情况,虽然四面都有拦截,但西侧明显薄弱一些。我愿突出重围,为三将军送信!”
王梁拍案大笑:“好!人皆言洛若兮足智多谋,如此看来,终究是无能之辈。若我用兵,一定将城围得水泄不通。她露出破绽,我方能将此信送出啊。”
王梁将手中书信写完,装进信袋,郑重地交给那哨兵,拍拍他的肩膀:“这件事极为重要,就交予你了。”
哨兵心想,自己终于有立功的机会,送信成功后,回来必然受到重用。于是欢喜地将信揣在怀里,一溜烟出城去了。
不一会儿,又有士卒来报:
“三将军,西侧敌军防备不足,信使已经成功突围,奔寿化方向去了。”
王梁再次大笑:“我笑洛若兮无谋少智,连围城都围不明白,白白送我机会,他日必被我擒住!”
谭达犹豫了一阵,还是出声提醒道:“三将军不可轻敌,城中守备工事需得抓紧做好,以防她突然攻城。”
王梁收敛了笑容,点头道:“那是自然,你去查看剩余粮食还能撑多久。另外,守城用的箭支要赶时间多造一些。”
谭达道了声“是”,连忙去城中粮仓查看。
当晚,王梁举着王宝的回信,第三次大笑:“我不笑别人,单笑洛若兮逞能来攻我。殊不知,我二哥已经在回援的路上了。等援兵一到,城内城外一齐杀出,定杀得她片甲不留,以祭大哥英灵。”
另一边,王宝明知寿化濒临弹尽粮绝,但他使尽浑身解数,仍不能攻破,已经烦闷了数日。
昨天,得知大哥王角的死讯,更是酒醉之下杀了几个贴身仆从泄愤。
此事传得军营中人尽皆知,抱怨声不止,甚至有人偷偷逃出营帐,不再追随他。
进又不能,退又有失脸面。两难之中收到王梁请求回援的书信,能够名正言顺地回师,王宝反而松了一口气。
反正寿化是根硬骨头,等以后牙口好了再啃也不是不行,三弟好不容易拿下的平吉千万不能丢了。更何况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他恨不得现在就冲到洛若兮面前与她对峙。
于是下令:“全军停止围城,保持秩序,随我回援平吉。”
此令正合手下众人心意,军营中忽然充斥着欢声笑语,是王宝一个月来都没听见过的,顿时再次心生怒意。
他走出营帐,揪住一个笑着收拾行装的小兵衣领,靠着蛮力将整个人提起来,瞪圆双眼,吼道:“往日攻城,你缩在后面。说要退兵,你兴高采烈。说!到底是何居心?”
小兵知道王宝平日里苛待手下,早已吓得浑身发抖,颤颤巍巍地说:“不敢,回...回二将军,我...我哪敢有什么居心......”
王宝冷哼一声,将他朝前用力一扔,小兵摔得老远,捂住后背,疼得爬不起来。
“我看谁还敢窃笑!我们回师是为了救援平吉,顺便为我大哥报仇,不是让你们回去享福的。明早五更发兵,一个个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王宝一番话毕,营内静悄悄的,无人敢直视他,都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第29章
天还没亮, 王宝的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从寿化到平吉,需先经过神福岭,山岭两侧树木繁茂,中间只有一条小路供士卒通行。
王宝一马当先, 走在最前面, 行至此处, 抬头看向两侧高山峻岭, 不太放心,连忙命人去前方查探。
同时高声提醒道:“路不好走, 大家都警惕一些。”
又向前行了几里,探马飞奔回禀:“将军, 前方山岭好像有人!”
王宝示意众人止步,问道:“你可看清是什么人?有多少?”
“我还没来得及探查清楚,他们就朝我放箭,我急忙回来禀告将军。”
王宝面露疑虑, 心道那洛若兮鬼主意多得很, 难不成要在此处伏击他?
“全军听令, 恐有伏兵, 先不要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