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梁占领了平吉郡,那么王宝的一切军需物资应该都是从平吉郡运输过去的。她何不效仿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围住平吉,逼王宝退兵回援,然后再于他回师的必经之路上设好伏兵,一举歼灭?
计是好计,但问题是她和阮常林带兵出去了,谁来守卫荣宁?这个人选极其重要,一招不慎,反而会被蓝巾钻空子。
马谡吗?虽然近几日认错态度良好,但她还是应该小心为上,不能重蹈街亭的覆辙。
蒋干?口才不错,心思细腻,但让一个儒生去守城?别开玩笑了。
淳于琼?恐怕会贪酒误事。
孔融?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军事才能堪忧。
夏侯杰?别提守城了,这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没调理好呢。
刘禅?等她回来只怕要问一句“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1]
洛若兮扶了扶额,那种关键时刻无人可用的无奈之感再度袭来。
第27章
这样看来, 守城的最佳人选只能是阮常林,有他坐镇郡城,她一百个放心。
可是阮常林不随军救援,她身边就没有了可以用武力震慑敌军之人, 还是不够稳妥。
洛若兮现在好希望他能有分身术, 一个守城, 另一个随她去围困王梁。
众人见洛若兮皱着眉在地图前思索了许久, 猜到她心中有难处,都没敢出声。
良久, 她转过身来,将已经谋划好的围魏救赵之计讲给众人听。
马谡听罢立刻拍了拍手道:“主公好计策, 如此不仅可以解寿化之围,还能将王宝和王梁一网打尽。”
“只是......”洛若兮话锋一转,欲言又止,面上露出犹豫之色。
阮常林立刻反应过来, 接话道:“只是担心蓝巾偷袭荣宁郡城。”
洛若兮颔首, 郑重地看着他说:“我思来想去, 还是子贞留下负责守城吧。有你在, 蓝巾绝不敢靠近荣宁郡半步。”
“这......主公率军与敌军对峙,身边无人保护,我不放心。”阮常林上前一步,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洛若兮叹了口气道:“我尽量智取, 不与他硬碰硬。”
淳于琼眨眨眼睛提议:“不如我跟随主公出城,一定将主公保护好。”
似乎也不是不行, 只是怕他关键时刻又喝醉掉链子。
蒋干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出声提醒道:“今日王角身边的副将卢苍率众投降,我们收服了两千蓝巾军。我观那卢苍好像很勇猛, 不知道能不能用。”
阮常林经他一提醒,也回想起来,那日他侥幸从王角阵中逃脱,曾与卢苍交过手。此人使一把长刃,力气颇大,武艺不错。
今日午时,他看见了王角的首级,便扔下手中兵器投降了,而且还劝了不少人与他一同归降。
但卢苍是蓝巾旧部,是否诚心归降不好判断,让他跟在主公身边,带兵讨伐旧主的兄弟,风险很大。
所以阮常林还是摇了摇头,劝道:“此人虽有为将的资质,但忠心与否难说,暂且不要用了吧。”
洛若兮也对卢苍有很深的印象。她被王角追击时,就是他率领另一队人马伏击拦堵。王角时常将他带在身边,很是信任。
一个人是否忠心,不能只看表面,降将之中亦有得遇明主死心塌地者,而长时间陪伴左右的人里面也可能出叛徒。
关键要看这个卢苍的行事理念是否与她相符。
“我去跟他聊聊。”洛若兮留下一句话就快步离开了议事堂,往兵营走去。
兵营中,众将士还没有听闻信使的坏消息,正聚在一起饮酒猜拳,庆祝白天的胜利,洛若兮离得很远就听见了嬉笑打闹声。
而刚刚收编的蓝巾余部则没有太高的兴致,大多蜷缩在角落,默默地看着。
卢苍就坐在这些人中间,用胳膊拄着脑袋,半闭双眼,不知在想什么。
洛若兮径直朝他走过去,引来众将纷纷侧目。
卢苍缓缓睁开眼睛,直视洛若兮:“太守深夜来此,所为何故?”
“我特地来找你谈谈,卢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卢苍虽然心中疑惑,却还是站起身来,随着洛若兮来到一处开阔地,身后的喧闹声渐渐变小。
卢苍站定,问道:“太守不去参加庆功宴吗?”
洛若兮笑道:“白天是你率众投降,使我又收编了不少人马。论功,你也有份。”
卢苍却并未露出喜色,反而仰头看天:“败军之将,不敢言功。”
洛若兮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卢将军当初为何投奔了王角?”
卢苍被说中心里的痛处,想起昨日王角的薄凉之语,叹了口气:“只愿早日脱离水深火热。”
“愿闻其详。”
卢苍扭头看向洛若兮:“洛太守可知,蓝巾军中有多少流民山匪?这其中又有多少没了田地,靠跟着王角才混得一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