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的七十年代+番外(271)

第115章

时间真快, 转眼当年下乡当知青的小年轻已经当了爹了。

而且出乎人意料的是,这么个出了名吃不了苦的年轻人。返城政策下来后,不仅没像村里那些成了家的知青一样, 或是抛妻弃子,或是闹个天翻地覆净身离开。反是真安心留下来和自家媳妇一道专研起买卖来。

要知道原先青山大队除了韩琦这小子, 其他知青不是耐住性子,就是内部消化, 一直坚持熬到高考恢复。

最后只落下沈妍, 其余都算的上如愿以偿, 以大学生的身份携手回了城。

但是这样特殊的情况也就青山大队一家。

如今青山大队取缔, 和周边连界的三大队合并成了青山村后, 这样被知青抛弃的人家便多了几户。

这不,韩家琦一进门就忙殷勤的和沈默, 柳师傅打招呼,就连小沈安也没有忽略。看到院里多出来的人,也没有瞎打听。

转身又忙背着孩子给沈阿爷沈阿奶捡凳子坐,端茶送水, 比沈默这个亲孙子还亲似的。

到是他媳妇, 算不上讷言, 只是不比韩家琦能来事, 放的下身段,能哄人。

这会儿和沈默他们打了声招呼,把背上背着的一箩筐东西往墙边一放, 就提着用麻绳串着的一大捆肉, 还有骨头往厨房去。这又是背又是提的,一堆东西可不轻呀。人就这样愣是从城里一直提回来的。

很快就听到厨房里传来响声。

再瞧那边两手空空就背了他们家小毛豆的韩家琦,一边对着阿爷阿奶好话不断, 一边不停往嘴里灌水,一副累的不轻的模样。

沈默摇摇头,这韩家琦是个有福气的呀。

不过这也是他有良心。

要是韩家琦知道沈默这声赞,只怕高兴的恨不得当场蹦跶起来。要说他这辈子见过人里最敬畏和服气的人,不是他爹,也不是他那个全家恨不得捧的高高的大哥,而是沈默。

至于为什么,可能是人比他年纪还小,就能一手拉起一个青山工坊,隔三差五都能去粤城那广交会和外国人打交道;可能也有人那一手好医术,可能还有人对着那些岛国人开出的一个个高价,依然能风轻云淡的拒绝.....

更不要说他对自家弟弟妹妹的态度。

他说不清,但好似通通都是他向往的。

不过要他说,他也不是多有良心啦。主要是他知道谁对他好,虽然他媳妇长的壮了点,凶了点,但架不住对他好,真心实意一点也不掺假的好,最重要这不是有安全感嘛。

何况现在他们还有了小毛豆。孩子这么点小,打出生可是他带着的。

那舍得的离了他们返城。

城里固然好,他从小长大的地界,那有不想念的。只是打从当初他没哄好沈妍,完成他哥他爸交给他的任务,和沈家搭上关系,家里可是好些年没搭理他了。

后来政策变了,虽然来信松口叫他回去。

但是信里却只提到他一个人,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他可是知道,当初没攀上沈家,他哥没借到力,一直无法从工厂联办转到政编。后来估摸着是急了,竟然和大嫂离了婚,孩子也归了女方,没多久转头就和革命委家的侄女再婚了。

最后勉强也算如愿以偿吧,是进了政编,但不是曾经心心恋恋的政会,而是革委会。想想现在这什么情况,往后可不仅仅是坐冷板凳的份。

这个时候唤他回去准没好事,他又不傻。

如今沈家阿爷阿奶好不容易被他们磨的松口,教自个媳妇做卤味。今天便是他们去市里第一次摆摊,带的量不多,只算试试水。不过生意却好的不行,他们出发的晚,一会儿功夫就卖完了。

扣除生肉和卤料的钱,一斤卤味就净赚快两块了。韩家琦脑子里小算盘扒拉的厉害,他们标价不算低,但架不住味道好,如今市面上敢壮着胆子出来做买卖的人少,一时半会没人和他们抢生意。

好好干,按着他们这赚法,到时候在市里寻个门面。也免得媳妇,还有自个每天往市里来回两条腿这么捣鼓,累的慌。

到时候他们干脆也跟上班似的,干五天休两天,出门溜达溜达。

光想想日子就有奔头。

到底人上了年纪,沈阿爷沈阿奶歇了歇脚。等到缓过来了,这才站起来往厨房去,他们不是那等教了人个方子和些许小窍门就把人往死里使唤的人。

何况自打他们答应教人这门手艺,两夫妻上门从没空过手,家里这段时间天天飘着肉香。

晚上一人一碗卤肉饭,肥瘦相间的卤肉剁碎,配上自家腌制的酸萝卜剁辣椒,还有烫的恰到好处的小白菜,两个病人及其家属也有份,想推拒,但是对上沈阿奶温和善意的笑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