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期间,都是几个内阁大臣在监管在,他们中不时有人下来在各个学子座位中间走来走去。
江启也感觉有人停到了自己身边,他眼角余光看了一眼,看上面花纹,应当是那位贺大人。
他没理,继续做题。
而贺茂德竟一直就这么站着。
江启丝毫不受影响,上边其他官员看了,杨骅更是直接毫不留情的说道:“也不知羞,难不成他以为这样站着影响一下人家,他那儿子就能成为状元了?”
会试名次虽然定了,但那毕竟不是最终的名次,真正起一锤定音效果的,还得是要看这场殿试。
他们这些考官都是些朝廷重臣,威视甚重,一般站在学子跟前盯着,都会让这些未经多少世事的人紧张不已,殿试的时候出岔子的考生也不是没有。
也不是说就不能看了,但可没谁会像贺茂德这样,脸都不要,谁看不出他想干嘛。
其他大臣没有开口,杨骅也不介意,依旧鄙夷的看着贺茂德。
良久,贺茂德见江启落笔有神,写出的文章依旧精彩绝伦,自个也觉得没劲,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对于杨烨的鄙视,他装聋作哑的假装自己听不见看不见。
第144章
科考的题目, 有时是从四书五经等书目中抽出来的,还有时是根据现下天下所发生的事情而定。
也就是考时务策论, 考察考生的行政能力, 看遇到事以后应该怎么处理。
当今皇帝出的题目,只有一道,但很长, 噼里啪啦的一大长串, 实际看下来,要回答的就不止是一个方面了。
江启看了里面, 有皇帝自己的谦虚,还提到了这些年的灾祸频发, 江启脑子里大笔一挥,从皇帝身边得宠权臣就知道,人家不喜欢听人骂,别巴巴就直接上去让皇帝反思自己。该拍的马屁还得要拍。
当然也不能太明显。
站在边上的贺茂德看着江启稿纸上那马屁之言, 再看看这少年一脸严肃,一本正经的模样,眉心一跳, 险些出声。
他最能揣摩圣意,当然知道这些话皇上会喜欢。
愿还以为就皇上那任性的性子, 也不一定就非得要凑个六元及第,他儿子得他点拨, 要是能得状元, 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这么一来,他知道选了。
一路看下去, 人家不光马屁拍的响亮,不动如山, 具体事务落到实处也写得精彩,他深吸一口气,走了。
江启没在意,继续写。
等写完之后,有琢磨着修改,完全定下,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才将草稿上的文章誊写到卷子上。
完全弄完之后,已经是下午了。
殿试是从上午到下午黄昏时收卷,现下时间已经不早了,见也有其他人起来交卷,江启又检查了一遍,也起身交卷了。
等出了宫门,往前能看见人群的地方,江启便看到自家爹还有虎娃两个坐在一个摊子上,他笑着喊了一声:“爹,大壮哥、虎娃,我出来了。”
三人站了起来,“小六,你考完了?”
虎娃问道:“考得怎么样?”
江启点点头,“考完了,不知道怎么样,反正该写的是写完了。”
大壮也忍不住问道:“你看到皇上了吗?长得怎么样,威武吗?”
虎娃忙道:“人家说面见圣上不许抬头直视天颜。”
江启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我悄悄看了,特别威武。”
“皇宫里面怎么样?”大家都好奇不已。
江启就一一进行描述。
等他说完之后,江兆恒道:“好了,有什么回去再问,饿不饿,想吃什么?”
江启摸摸肚子,确实饿了。
但也没心思讲究太多,随意找个摊子吃了,大家一起回家去。
殿试的人少,统共就一百多人,批阅试卷的时间就不用那么长了,不过这回批阅,是八位考官每一位都要看一遍,也就是说,所有的试卷每个人都要过目,所以就算只有一百多份,也不能一天就看完了。
三天后,所有试卷批阅完毕。
而后选出了其中最好的十本送到御前,由皇帝来御批顺序,选定一甲三人。
江启在殿试的时候还得皇上问过一声,文章又真的不错,所以在阅卷的时候,也没有考官敢耍什么花样子。
否则万一皇帝想起来了,拿过去卷子一看,人家文章这么好,却没在送往御前的十人当中。
那他们可得吃挂落。
卷子送上去,江启的就在最上面。
皇帝目光在上面停留,将所有试卷都一一看过,然后伸手调整了两个顺序,便放下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