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启都是每天都随便练上一些时间,等痛痛快快的出了一身汗,就结束练习。
去洗个澡,差不多饭也好了,虎娃他们也要起来了。
一起吃完饭,等虎娃练武的那会儿,江启就变成读书了。
今儿是不去书院才这样,若是去书院的话,江启练习的时间会短一点,集中在下午回来后才练。
一天下来,下午天还没黑,江家就已经在吃饭了。
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因为天黑了做事不方便,他们吃饭的时间都要早一点,一般来说,等吃完饭,洗了碗,天才将将暗下来正好。
饭桌上,大家时不时的说话讨论着事情。
突然听到外面有马儿的嘶鸣声。
吴氏奇道:“咱们村怎么还有马车过来?”
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得起的。
大家也看向门口那边,老太太估摸着道:“谁家来找人的?”
话音刚落,门就被人啪啪的敲响了,伴随着的还有方量兴奋的喊声:“江启,小启,你在不在?”
嗯?江启诧异的看过去,听出了方量的声音。
但是方量怎么会出现在这?
要知道,方量这几天可是去考院试去了。
算算时间,今天才考完吧。
但想归想,嘴上江启已经开口应了:“我在,你等一下。”
他放下碗筷,准备去给方量开门。
但江老太太已经行动迅速的过去了。
江启跟在后面。
门一打开,方量兴奋的喊了一声“小启”,看到开门的是江老太太,又笑呵呵的和老太太打招呼:“江奶奶,我又来找小启了。”
“好,好。”江老太太笑着让开:“我们正吃饭呢,进来吧。”
这五年来,方量已经来过江家好多次,早就熟门熟路,他又比较社牛,和老太太完全不见外。
老太太让他进,他就进了。
这回他情绪激动的完全没心思和长辈们多寒暄,简单的冲着长辈们打了招呼,就眼睛一直盯着江启,江启见他如此,便把他领到他和虎娃他们住的院子里,奇怪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奇奇怪怪的,你不是应该在考试吗?怎么来这了?”
方量说道:“我已经考完了,考完才来的。”
江启问道:“你来有什么急事吗?”这看着并不太像。
方量一把将江启抱起,而后松开道:“小启,你知道吗?你给我们压的那些题,中了三道!尤其是那道策论,我们写过的,当时小启你还给我改了,我都还记得!”
明明都是同一篇文章,意思也差不多,但经过江启一改,简直就是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所以方量经常对比两篇文章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做到倒背如流。
江启闻言也替他高兴,但中了几道题他却没放在心上,因为他针对性出题,出的本就多,中了也正常。
不过策论这种大题中了,那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问道:“那你这次能考上吗?”
“呃……”方量一下卡了壳,“反正我努力写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他又不像江启这么变态,写完就能大概估计情况,他顶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见他如此,江启也猜到他的情况,闷笑了一声:“你过来吃过饭了吗?要不就在我家用一些吧?”
方量摇摇头拒绝,“还是别了,我家应该已经准备好了,我考完后太兴奋,直接就来找你,都忘了回去了。”
江启目瞪口呆:“……”
这可真是好家伙啊。
他无语的说道:“行了,你还是快些回去吧,你爹娘怕是都等着急了。”
方量嘿嘿一笑,“我这不是太高兴了嘛。”他一想到竟然撞到原题,那怎么能忍得住。
说完事情,方量又匆匆的往家里赶,江家人见他这么来去匆匆,不由得有些奇怪,江启只能好笑的解释了几句。
吴氏惊讶道:“小六当真猜中了题目?”她昔日最是重视儿子科考,她爹也是考了半辈子的老童生,要不是大壮实在念不下去,虎娃也不是个读书苗子,也不至于家里就大房没人读书了。
有这些前提在,吴氏对科考了解的只能说是再多不过了。
她可是清楚,要猜中题目,可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
“嗯。”江启点了下头:“听他说是猜中了。”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江启很喜欢猜题。
在书院中就是如此。
一些出题的人名声很广,性格、喜欢看的书籍、以往出过什么题等等,根据这些,他能大致猜一些,不过也不是每次都能中,科考也不可能全靠猜,一切还是得以自身实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