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机房不知道啊节目还没播完呢,机械厂纺织厂还有咱们县人民医院的人就打电话过来了,都在问这档新节目投稿是怎么投稿,他们都要投稿!”
说到这,宁康都觉得姜音真是太聪明了。
机械厂节目一播,就是最好的宣传。
其他厂子其他单位的人现在都争先抢后要给自己家单位提前占位呢。
接电话时,对面的人语气好的哟,都要抢着请他们吃饭!
刘全为和宁康从来没这么爽过。
看姜音就跟看自家财神爷一样,哎哟,郝县长真是有眼光啊。
姜音早就料到会这样,倒不是很惊讶,不过开心是肯定的,“那挺好呀,我们就不用到处跑了,话题主动送上门,我们只需要自己写稿子审稿子就行了。”
“可不!”
“小姜你真聪明,这大城市来的年轻人脑袋瓜子真好使!”
这天下午,广播站的电话就没停过。
甚至还有单位的人是急性子。
电话都不打了,直接来广播站找他们。
这样的“盛况”,就连在县政府的郝民都知道了。
下午吃晚饭,食堂里的人都在讨论广播站那档节目。
林秘书看出郝县长心情很好,便故意挑起话题,说道:“郝县长,您那天听到姜音同志播的节目了吗?”
“听到了。”
郝民点头,“节目办的不错,主要是把大家都带动起来了,大伙都参与进来,节目才能真正办好。”
第一次看到节目规划时,郝民就觉得这节目十有八九稳了。
做节目做宣传最怕的是什么。
是主演自己带上面唱独角戏,下面的人一脸冷漠。
这样的戏啊,唱不久。
只有把下面的人带动起来,跟主演一起互动,给主演正面反馈,节目才能越做越好。
郝县长觉得这姜音同志真是个秒人。
要是能挖到他们这边来,估计也能做出点成绩。
林秘书看出郝县长对姜音的欣赏,心中啧舌。
年轻人,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赵寅下午来接她时,都破天荒提起工作。
“机械厂这边都说节目不错,林书记知道这档节目是你主要负责的后,直接在会上号召大家积极参加。”
之前姜音请假和他们一起去呼沪市,帮他们担任翻译的事,林书记记着人情在。
不过就算他不号召。
底下的人也都在琢磨着自己有啥可以投稿的。
反正都在县城,近。
而且投稿方式也简单。
姜音在广播站传达室窗户那放了一个箱子,大家可以直接把投稿放进箱子里,他们每天整理一遍投稿箱。
把有价值的投稿筛选出来。
不用打电话,也不用写信,就一张纸。
而且也不限于单位,就算是个人,也可以投稿。
回到家属院,大家看到姜音,那真是热情啊。
一口一个小姜。
赵奶奶的身份都跟着变高了。
能不高么。
孙子是技术员,孙媳妇又是播音员,两个人都这么么年轻,还都被领导器重。
何其母亲看到大家这样捧赵奶奶一个乡下人的臭脚,冷哼一声,“神气什么,孙子厉害管屁用,孙女天天在学校打架闹事呢!”
第153章 赵辰受委屈
赵奶奶姜音本来高兴的不行呢。
一听何其娘这话,两人都愣了下。
赵辰在学校打架?
赵奶奶沉下脸,快步走到何其娘跟前,“你胡说八道什么,再胡说信不信老娘撕了你这张烂嘴。”
别看赵奶奶现在笑嘻嘻的。
以前可虎着呢。
特别是赵寅爹娘意外去世后,赵奶奶一个人拉扯赵寅赵辰两个人。
两个小家伙没爹娘,不知道多少人在他们面前说闲话。
赵奶奶知道后,一个人拿着菜刀冲到那些人家里,找他们要说法。
打起架来。
不怕力气大,就怕不要命的!
赵奶奶那架势,不就是要去跟人拼命。
经过那次后,大家就算有闲话,也不敢当着赵奶奶面说。
再后来,赵寅去了部队,还升了军官,就更没敢人在外面说那些话。
大家甚至还要捧着赵寅,家里有适婚姑娘的,都想跟赵寅结婚。
后来姜音嫁了过来,赵奶奶日子更是舒心的不行。
刚来县城时不习惯,赵奶奶也落寞过两天。
后来赵奶奶慢慢跟大家熟悉了起来,每天就做两顿饭,日子充实又自在,也不累了。
脸上更是天天都堆满了笑。
现在赵奶奶陡然变脸,何其娘吓的后退两步。
随即又想到她说的也没错啊。
赵辰本来就在学校跟人打架,还天天被老师罚站。
何其娘又挺直看腰板:“我胡说八道啥,你自己去学校问问老师,赵辰是不是天天跟同学打架,每天都被老师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