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少喝点,就意思意思。”
姜父露出讨好的笑,等姜母移开视线,才敢把酒塞打开,“来,和礼你也喝一点。”
父亲在家里还是那么听母亲的话。
姜音吃了只赵寅刚才帮她剥好的虾,抿唇笑了。
赵寅也注意到这一点,眼底掠过笑意,举起酒杯:“爸我敬您一杯。”
第86章 买猪看猪圈
有的人喝酒了话很多。
有的很喝酒了则话很少。
姜父是前者,赵寅则是后者。
所以虽然赵寅酒量好姜父很高兴,但就是不怎么得劲。
赵寅这孩子话咋这么少?
小音平时跟他在一起闷不闷啊?!
姜父不小心把心里话说了出来,赵寅面露尴尬,姜音红着脸不想说话。
她当初也以为这人话少。
结果是在其他人面前话少,在她面前完全跟变了个人似的,比话痨还话痨。
特别是两人亲密的时候。
话多就算了,说的话也怪臊人的。
她恨不得找个胶带把这人的嘴巴给他封住。
姜母无奈地瞪了姜父一眼:“各有各的过法,别人都说你话多,问我烦不烦,你说我烦不烦?”
KO!
姜母一击必胜,姜父老老实实闭上嘴。
后面姜父就老实,闷声喝酒。
每喝一口,都要欲言又止看姜母一眼。
姜母都不想说话。
这么大人了,还跟孩子一样。
“和礼小音,你们多吃点,上次走急了,这次你们也多带点紫菜和虾皮回去,做汤的时候丢一点,提鲜。”
“好,谢谢妈。”
姜音已经想到赵奶奶拿着虾皮到处炫耀的样子了,不禁弯了弯眼。
真有些想赵奶奶了。
————
一传十十传百。
没多久,家属院的人都知道姜音带着女婿回来了。
以前姜音那丫头整天跟着崔杰屁股后面跑。
还为了他跑到那么远的乡下。
现在好了,崔杰在那边找了个本地媳妇,姜音也在那边嫁了个本地男人。
大伙一阵唏嘘。
不过知青在当地结婚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到了乡下,不结婚找个依靠实在太难了。
但今天大伙议论的格外热烈。
因为啥?
因为姜音带回来的那男人一点都不像乡下人啊!
反而穿着中山装,跟城里的干部似的!
个子高长的好,刚才两人一起过来,东西都是他提着,姜音两手空空。
这真是乡下汉子?
有跟姜母他们关系比较近的人就说了:
“小音找的却是是她插队地方的本地人,但是人家当过兵,还立了不少功呢,转业回来去了他们当地的机械厂,听说工资也不低,这次就是他跟着他们单位一起来沪市,顺便回来看看老姜他们两口子。”
“那好啊,挺有出息的!”
“可不!”
“出息不出息都是另话,主要是对小音好啊,之前崔杰......”
崔杰母亲恰好路过,听到他们的对话,沉下脸冷哼一声:
“我们小杰怎么了,是姜音跟着我们家崔杰屁股后面跑,我们小杰从来没有说跟她处对象什么。”
当事人来了,大家伙都尴尬地闭上嘴。
只有跟姜母关系比较好的黄母啧了声:
“之前跟在舜华启颜后面在工作上捡便宜的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说?”
崔母脸一僵。
“随你怎么说,反正我们小杰马上要上大学了,到时候最差都分配到市里,县城机械厂再好也是县城的。”
崔杰要上大学这件事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顿时面面相觑。
咋滴,崔杰下去还捞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大家都是老街坊,对崔杰一家很了解。
崔杰父母就是无利不起早的人。
姜音父母使他们的上级,两口子那时候看到姜音就跟看到未来儿媳妇一样。
要不然人家姜音为什么会放弃沪市乡下、跟着崔杰跑到那山沟沟里。
姜母他们也没阻拦。
实在是崔杰一家平时装的太好,大家都以为去了那崔杰还能照顾照顾姜音。
谁知道刚到那崔杰就跟别人结婚了。
当时大家还疑惑呢。
现在知道了。
崔杰一下去就弄了一个上大学的名额。
十有八九也是崔杰老丈人他们帮忙运作的。
果然啊,买猪看猪圈。
之前崔杰那么有礼貌,跟他父母完全不一样,大家还以为是歹竹出好笋。
现在看看,崔杰跟他爸妈明明一个样。
崔母说话,没等到大家的恭维,愣了一瞬。
都傻了?
“那你们家崔杰确实挺厉害的,书读的厉不厉害我们不知道,哄骗小姑娘的手段倒是一套一套的。”
按照崔母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