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华年(238)

“……我的小少爷啊……”元宝打了个酒嗝,听得眼泪汪汪,“不是我替他说话,当年的事,错不在他。虽说起因在他,可他知道你死了指不定也跟着你死了一回呢,不然,贵为九五之尊,也不会为了见你放下身段追到素阳来,这足矣表明心意了吧?你为何还要装作不认识呢?”

“我当然知道他没有错……他很好……”阿绫抿了一口酒:“你就当是我绝情吧……”

“哼哼……你绝情?”元宝傻笑一声,着替他添满杯,“我们小少爷,自小重情义,知恩图报。你这么做,到底有什么苦衷啊?”

阿绫一愣,忍不住笑了:“你又知道了。”

“知道啊,自绣庄开张,媒人差不多要把门槛子踏破了,不管家世多好,人多漂亮,你见都不愿意见。你母亲早在十几年前就过世,你不惜编守孝的谎也要拒绝他们,是为什么?”

“我……没那个心思。且我这身份始终是个隐患,不想耽误谁家姑娘……”阿绫低着头,看杯盏中倒映的月亮。

“我原先也是这么想的。可今日过后我才知道,我们心如止水八风不动的小少爷,是会脸红,会心慌意乱的呀。”姑娘喝高了,没轻没重给了他一拳,“脸像熟桃似的,眼睛里一闪一闪的……你别说,还真好看!你分明对他旧情难忘,他对你也是……虽说,”元宝表情有些别扭地挠了挠头顶,“虽说你们都是男子吧……”

“你喝多了。”阿绫抢下她的杯子,收起了酒坛,“熊毅不在你就这么放肆。”

元宝抬起头看着天上稀稀拉拉的星子:“那也要怪你,他怕京里来的人查问到他,给你惹麻烦,所以干脆躲到海上去,一个多月不回来……也不知叫他带走的那些东西吃完了没……”

好歹把半醉的元宝哄回了隔壁院子,阿绫看了一眼等待收尾的绣绷却静不下了心来。

他哪有什么苦衷,之所以不肯与云珩相认,归根究底是因为自私,即使知道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他也不知该怎么面对云珩的妻儿。

他似乎不能接受与任何人分享云珩,更不愿再回到那座冷冰冰的皇宫。

他与云珩这样,大概就叫有缘无分吧。

冬至临近,天亮的愈发晚。

阿绫一早摸着黑便跑到绣房里赶活,京城的活。

素阳知府长女早年嫁入京城,夫家家主是督查院右副都御史。半月前,她回素阳省亲,亲自来绣庄定了一对小挂屏,出手就拍了三十两金,说此物是要献给太皇太后的生辰贺礼,不得出纰漏,事成后定有重谢。

留出镶裱的功夫,再去了路途颠簸,满打满算留给阿绫也不过二十多日,他本不想接,可又得罪不起官宦人家,也只好少睡多做,每日进了绣庄一坐就是一整天。

不知不觉又是日落时分,光线不足眼睛有些疲累,阿绫放下针线,揉了揉眼角,预备点一盏灯。

可一转身却愣住了,绣娘们已陆续离开,周遭安静至极,桌边趴着个人,双肩均匀起伏,像是睡着了。

阿绫悄悄走近,他不知云珩是何时到的,在这里呆了多久。

他轻轻叹了口气,捋了捋那人散乱的马尾:“你怎么又来了……”

第122章

阿绫悄悄靠近,闻到松息碳的气味,眼下京城又到了离不开手炉的时节。

隔着锦缎口袋,他手背贴侧面一触,里头几乎没有热度,少说也两三个时辰没有添过新碳了。

见人没有醒的意思,阿绫解下自己身上的斗篷披在云珩肩头,轻轻拿开了那只搭在炉上的冷冰冰的手,想替他重新添碳。

不知是不是清梦被扰,云珩皱了皱眉,下意识抓握住了他的手指。

阿绫听到他袖中发出脆声细响,袖口露出一颗带穗子的琥珀小葫芦,似乎是佛珠串的三通珠。

怪了,这人过去明明不信佛的。

阿绫一时好奇,顺势撩开他的袖口,继而愣住。

的确是佛珠没错,长长一串在云珩的腕上松松垮垮缠了四圈,子珠一百零八颗,均是最不起眼的糖白玉料,半透明洒金,像一颗颗沾了干桂花的藕粉圆子,看上去软糯香甜。

然而让他心跳几欲停滞的并不是佛珠,而是那一圈圈小圆子间隙里,露出的一根磨旧的红丝线,丝线正中系着一枚淡紫色平安豆,指节大小,安安静静切着主人的脉门。

阿绫缓缓蹲到桌边,凑近他的手腕看了许久,俗话说人养玉,玉养人,他屏住呼吸拨开佛珠,丝线虽旧了,可那块烟青玉较当年却水头更足,愈发油润透亮,仿佛是被人摩挲过千遍万遍……

他抬起头,忍不住伸出手,从那人头顶的素银小冠间,轻轻将“柿柿如意”抽出了半截。

上一篇:王爷不曾见过月光下一篇:春风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