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支书端坐在堂屋的主座上,指着左右两边的房子说道:“这房子的归属问题本来就很明确的, 两家各自拥有两间正房,一间厨房,只要在院子中间重新砌道墙, 房子就分得清清楚楚。”说完,看向徐伯父、徐继勇他们,询问他们的意思。
徐伯父不愿意砌墙。
砌了墙,他想让徐继勇干点活都不方便。
徐伯父就说道:“不用砌墙, 这样挺好的。”
徐金枝皱紧了眉头。
她要分家,主要就是为了能在两家之间重新砌道墙,也省得吴有礼每次一抬头就看向了隔壁的凌香香。
“妈。”徐金枝轻唤了声徐伯母。
徐伯母心领神会, 背着大家狠狠瞪了眼徐伯父,随后抬头对徐支书说道:“原先两家的中间就是有道墙的,既然现在又重新分家了, 那还是把墙给砌回去吧。”余光见徐伯父不同意,张嘴就要反驳她的话,徐伯母掏了掏口袋, 露出口袋里毛票的边角。
之前, 徐伯父只拿到家里一半的钱。
剩下的一半, 还在徐伯母手里。
徐伯父顿时妥协。
面对徐支书那边的询问,徐伯父僵硬着脸庞, 说道:“算了,还是砌墙吧,房子分得清清楚楚,院子也同样要分得清清楚楚。”
徐支书又询问了徐继勇这边的意思。
徐继勇回道:“就按照伯父、伯母的意思,院子中间重新砌道墙。”
徐支书:“那房子的事情就算是分割清楚了,家里的那些零零碎碎东西呢?好比锅碗瓢盆什么的,你们有打算好怎么分吗?”
各自睡房里的东西,好比被褥、枕头这种的,两家是分开使用,各自用各自的。
主要是厨房,各种厨房用具都混在了一起。
这回徐继勇主动提出分配方案,“之前两家合并成一家的时候,这些锅碗瓢盆全部都混在了一起使用,后来几年又陆陆续续添了些新的,不过伯父、伯母是我的长辈,这些东西由他们先挑,等他们挑完了,剩下的再给我。”
社员们一听,主动去厨房把这些厨房用具都给整理好,随后全部给搬到宽阔的院子里。
徐伯母赶紧去挑比较好的,比较新的厨房用具。
可社员们都站在旁边看着呢,哪里能让徐伯母把好的、新的都给挑走,只留些坏的、旧的给徐继勇、凌香香的?
他们纷纷站出来指责徐伯母,“你还是做长辈的呢,怎么一点都不疼惜晚辈的?这把铜汤勺原先就是继勇家的,你瞧瞧,汤勺柄上还刻印着继勇家的名字呢,你要汤勺,赶紧把你坏的那柄拿走吧。”
“这些瓢羹都是最近刚买的吧,你怎么把新的都给挑走了呀,好歹给继勇、香香留几个呀。”
“看看,这碗底还刻印着你家的名字呢,你怎么不给拿走?别是因为这碗沿上破了个口子,故意留给继勇的吧。”
徐伯母是贪。
可旁边的社员们一个个紧盯着她,嘴上也是不饶人地说着她,徐伯母也不敢把新的、好的全部都给挑走。
最后,徐伯母憋闷着一口气,花费了好长时间,这才挑选好所有厨用家具。
社员们赶紧把剩下的交给凌香香,还对凌香香说道:“放心,刚才我们都看着呢,这些你拿回去就能用,不用再仔细挑选了。”
凌香香道谢。
社员们摆摆手,“你跟继勇都是我们的晚辈,我们做长辈的,哪里能够不多看顾你们一些的?”
厨房用具分好了,接下来就是粮食了。
在粮食的分法上,临河大队有着传统的规矩,那就是根据人口来。
徐伯父那边总共有四口人,徐继勇这边三口人,自然是给徐伯父那边分多点,徐继勇这边分少点。
关于这点上,没有谁提出异议,有异议的主要是分钱,这不管是放在谁家里,那都是分家的重头戏。
徐支书先询问徐伯父、徐伯母,他们手里还剩下多少钱。
他可是知道,徐继勇回家之后,复员转业的钱全部上交给了徐伯父、徐伯母,每月的大队长工资也是全部上交。
徐伯父才刚拿到徐伯母给他的五十五块钱,这些钱都还没有揣热呢,哪里舍得拿出来跟徐继勇分的?
他就双手抱臂,看向徐伯母说道:“家里有多少钱,我不知道,平时也不是我管着的。”
意思很明显,要分钱找徐伯母去,反正别找他。
徐支书就看向了徐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