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贵妃(37)

宣妃对自己唯一的儿子不是不愧疚的,见李裕锡回回来,不过说几句体面话就走,她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这好不容易,儿子向她开一回口,不过是一个能伺候孕妇的嬷嬷,她说什么都要把事情办好。

“行了,本宫知道了,回去等着吧,保管给你寻摸个好的来。”宣妃放下花剪,兴致勃勃地问:“你府上那个杨氏,当年为娘见了就知道她好生养,果然你的第一个孩子来自于她。这下好了,你在兄弟间也不短缺子嗣了,只盼着杨氏开一个好头,让你府上的妻妾为你多多开枝散叶。”

李裕锡拱手,一副全托于娘亲的架势,哄得宣妃高兴至极,没两天就从宫闱局给找了一位姓常的嬷嬷来。

要么说是老将出马呢,常嬷嬷到了藕禾苑,不出一月就把小院里里外外的梳理了一遍,把查漏补缺四个字做到了极致,不但给杨小满提供了安稳的保胎环境,还把小院的篱笆扎紧,其他人再想探听杨小满这儿的消息,那是不能够了。

另一个常嬷嬷带来的“变革”,则是藕禾苑开门迎客了。之前因为杨小满自己不愿意见客,因此藕禾苑基本就是关门过自己小日子的状态。除了王妃的诏令杨小满无法拒绝外,其余的人想要登门拜访,基本都会由雨香等人出面回绝。

常嬷嬷对杨小满说:“孺人的天性如此,奴婢并非强求您改变,只是想请您明白,您早晚有一天得和其他人打交道,您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倒不如主动出击。再者,您现在还有身孕,将来等孩子出生了,您能压着小公子或小小姐一辈子待在藕禾苑不出去吗?您不能,就算给孩子做个榜样,您也不能总躲在壳子里不出来。”

杨小满被常嬷嬷说服了,但她也为难,道:“可是嬷嬷,我真的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总觉得说多错多,但要是两个人干坐着没话聊,也觉得十分无趣且心累。”

常嬷嬷盯着杨小满把一碗安胎药都喝下,一边把空药碗放回端盘,一边随意的讲:“这有什么,您现在身份贵重,这后院里除了王妃和未进门的袁侧妃之外,就属您地位最高,所以只有他们捧着您的份,有那乖觉的自然有本事让您聊得舒心。您要是真担心照顾不了场面,这不还有奴婢在嘛,您坐在位子上微笑就行了,剩下的话奴婢来说。”

这敢情好,有常嬷嬷做她的嘴替,杨小满就没那么害怕了。

第二日,范孺人在正院外请过王妃安后,依旧老样子打算去藕禾苑领一碗闭门羹吃。许孺人翻了个白眼,不打算陪范孺人丢脸,反而去庆芳园找周娘子说话。

范孺人看着许孺人的背影轻轻的摇了摇头,还是坚定的去了藕禾苑。

第18章 范孺人(大修)

论心智,十个杨小满绑在一起都比不过一个范孺人,可有了常嬷嬷相助之后,范孺人又不够看了。

自从藕禾苑表现出了愿意亲近的意思,范孺人打了鸡血一般天天来报道,就连许孺人也跟着来了好几次。每回她们来,都是常嬷嬷陪着杨小满招待的,有时杨小满都不需要说话,常嬷嬷自然就能把两个孺人安排好。

一来二去的,杨小满还真在实战中长进了不少,至少没以前那么怕见人了,渐渐的她也能应对上几句场面话。

常嬷嬷暗中点头,这位孺人总算被调/教的上场面了。这也是常嬷嬷来之前,王爷暗示她的意思,看样子王爷是打算等杨孺人生下孩子就为她请封侧妃,这做侧妃和做孺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杨孺人若只是个孺人,每天缩在后院里也没人指摘什么,但她要是做了侧妃,成了皇室玉碟上有名有姓的娘娘,每年三节两礼,她都得跟着王妃进宫赴宴,平常还有各色女眷需要她出面打交道,这些事岂是能躲懒的?就算王爷愿意护着她,可杨孺人太过畏弱也不成样子啊。

不过也不能指望杨孺人一口吃成个胖子,今儿聊的也差不多了,常嬷嬷示意桂香上去给范、许两位孺人换茶。

范孺人心里清楚,这是赶客的意思,她从善如流,起身想要告辞。可坐在她身边的许孺人却不想这么被打发了,难道她捧了半天的场,就是来给杨孺人逗闷子的吗?

许孺人一把拉住范孺人的手,不等范孺人告辞,她先一步开口说:“我听说杨姐姐一怀孕,王爷就特准藕禾苑开了小厨房,今儿妹妹厚着脸皮,想蹭一顿您这儿的饭菜,杨姐姐你可得答应我呀。”

范孺人半蹲着,继续站起来也不是,坐下也不是,略有些尴尬的望向能做主的常嬷嬷。而常嬷嬷则皱着眉,目含思索地盯着许孺人。

上一篇:长梦烬下一篇:误捡敌国皇子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