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月的安逸中,沈凝芷从忧心到渐渐淡忘了此事,没想到太子新立,京城中别的喜事没传来,倒是先轮到了王府头上,还是咱们的这位世子。
沈凝芷心中暗自责怪自己,这些日子,实在是太过懈怠了。
当然这其中,也和苏熙宸的一日日待她的言行举止有关。
是他对她体贴入微,事事关心,将一切风雨挡在了他臂弯之外,才令她在这渐渐明晰的爱意中逐渐迷失,忘记了存在于身边的外忧内患。
以致于一朝事发,她才从那甜美的睡梦中惊醒。
原来,除却平时的关怀和温存,他们之间,竟是什么样的联系都没有,人前,还仅仅是普通的表兄和表妹的关系。
正在筹备婚事,预备提亲的苏熙宸,倒是没想到,这个时候的尚书府竟给他迎来这么一棒。
本来已经在苏熙宸的潜移默化中,王妃已经默认,与其给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不如找一个知心可人,又知根知底的,最重要是与她合得来,以防婚后婆媳不和,毕竟儿子都已经表示,心中无任何中意之人,兰枝也只是当初为了大局的退亲之策,算不得他房中之人。
眼看儿子如此为自己着想,王妃喜不自胜,也越来越觉得,儿媳的娘家还是不要太强盛的了,到时受为难的反而是儿子自己。
而且就如苏熙宸所言,上面皇帝盯着,若是成亲人选太盛,反而招人注意,不如寻一个顺心的,既可避免王府势大惹人忌惮,又能顺从己身,令王府长久和睦。
最重要的是,楚王府的权势已经足够大了,在整个金陵城都没几个人敢惹,实在不用再以联姻的方式做出捆绑,惹人眼球不说,如今这形势,说不得对方亲家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的拖后腿呢。
随即王妃就寻手里信任的人,做出一份金陵城中,符合她要求的未婚女子名单来。
她哪知苏熙宸从中做手脚,将沈凝芷的名字添加在列,一同递交给王妃。
王妃在看到这个名字时,本是有几分意外,可又想下人们也是奉命办事,自己又没设立排除人选,对方符合,自然在此也不奇怪。
不过王妃还是没先考虑沈凝芷,而是从别的人选起,一个个通过自己赏景赴约等一系列手段考察过去。
苏熙宸只愿娶沈凝芷为妻,当然不可能让其他人进了王妃的眼,因此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根据对这位王妃的了解,那些她所抗拒的致命点,他都会时时找人盯着,若是王妃查探不出,那他就命人设局,无意间泄露给对方。
久而久之,王妃将名单上的儿媳人选一个个刷掉,最后,竟是沈凝芷一人,最符合她的心意。
王妃有点心虚,这要是和她儿子通气了,会不会被认为是她藏了私心,是因为不愿意这个处处和她合得来的侄女远嫁,为了日后自己生活和顺,才推给她儿子的?
可人就剩这一个了,儿子那么事事以她为先,试一试态度总是可以的。
所以,在苏熙宸的预料中,王妃找上门来,提出了这个选择儿媳的结果,然后有些看眼色的询问他:“如何?若是凝芷入门,子苏可愿?”
在王妃的眼中,苏熙宸的脸上无一丝对于婚姻的喜色,更像是公事公办,完成一项人生中的必备任务,能够坐在这里安静倾听,仅仅是因为,她是他的母亲。
那如玉般温凉的公子举手投足间,都是世家公子独有的气韵。
苏熙宸起身拱手拜礼:“一切都听从母妃的安排。”
这就是没问题!
儿子婚事再次落定,王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带上两分笑容,对眼前这自来满意的儿子说道:
“既如此,那我回去就好好准备下提亲的事宜,至少不能比上次差了,不然别人还以为我们欺负凝芷家中无人,或是王府不济了呢。”
这一点那冷峻公子倒是有了点认同,颔首回应:“母亲所言甚是,婚事乃人生大事,不可从简。”
就这样,王妃高高兴兴的回去做准备去了,谁都没告诉,更不让人透出风声给烟雨阁那边,就准备上门那天来个大惊喜呢。
倒不是王妃知晓苏熙宸和沈凝芷的事情,而是一个府中的,王妃想着侄女总见过儿子几面,这京城中众多女子心慕之人,不至于在她这里难以过关,到时正式提亲前一日去试探几句,这事十有八九是能成的。
王妃预料的都没错,可谁能想到,突然这尚书府横插一杠呢?
王妃手中捧着紫檀木盒,那是她马上打算送给沈凝芷的见面礼,只要对方松口,这婚事就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