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送您一份漠北军报吧,”石小诗厚着脸皮坐过去,“噶尔丹死了,汗阿玛下月初九回宫,您高兴不?”
胤礽心情很舒畅,但这种舒畅并不能抵消她没准备生辰礼的失落。他接过军报细看,叹气道:“总算是结束了!我大清又平定了一场叛乱,汗阿玛又了结一桩心事。”
“他老人家对您很满意呢,”石小诗把手上另一张御信递过去,笑嘻嘻邀功道,“我可算是给您挣足了监国太子的颜面,这个当做生辰礼可够么?”
胤礽没搭理她,那御信是康老爹亲笔所写,他匆匆一瞥——“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
他耳朵根儿红起来,朝石小诗道:“汗阿玛说希望我的子孙也能像我这般尽孝,这是在……催生啊。”
石小诗猛地从他身边弹开,摆手道:“你若是肖想这个当生辰礼,我可不答应。”
胤礽有些恼怒,“我在你心里就是成天想着那件事的登徒子么!”他按了按小腹龇牙咧嘴,“我来那个了,肚子疼。”
石小诗几乎快要习惯自己不来大姨妈的生活了,胤礽说到这儿她才突然想起是这日子。她想了想说好,“我想到了一样好东西,您等等,我这就去内务府找,保管您用下去药到病除。”
她一忽儿人就跑出了毓庆宫,一直到月上柳梢头时才回来,跟着她一起进太子妃寝宫的还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恶臭味,叫梳洗过后躺在床上看折子的胤礽大为光火。
“你上恭房去了?”他捏着鼻子瞧她,“没洗手么?”
“不是恭房。”石小诗一脸坏笑地身后食盒里搬出了一个硕大的黄色玩意儿,那东西像个植物的果子,外头有硬壳,长满了三角形刺,当中长长一道裂口,恶臭味便是从那裂口中散发出来的。
春烟秋筠那几个丫头都被臭味儿熏走了,远远地站在廊下张望,她却毫不害臊,将那玩意放在炕桌上,得意洋洋地宣告:“这是榴莲,我从内务府仓房里扒拉出来的,我昨儿看到暹罗的大城王国贡品礼单,才发现了这个好东西,只可惜内务府的那群傻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吃,竟给丢进仓房木箱锁起来了。”
“这东西能吃?”胤礽很诧异。
“不仅能吃,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您用了就知道好。”石小诗从案上挑了把匕首,一把扒拉开了皮壳,露出淡黄果肉,霎时间整个寝宫内臭气更甚,简直堪比沤了三天没洗的恭桶。
“你自己吃吧,我走了。”胤礽眼看情况不对,捂着鼻子从床上溜下来,还好业已进入初夏,只穿件单薄的中衣也没觉得多冷,就是小腹里寒痛更重了,坠坠的。
他贴着墙壁准备往屋外走,没料到石小诗已经从榴莲肉上徒手剥下来一块,不容置疑地跨步过来塞进他口中。
第74章 迎驾
胤礽是什么人, 从来都是高洁无双,哪吃过这样腌臜的东西,一瞬间他脸色气得铁青, 狠狠瞪了石小诗一眼, 拎起了空食盒就把头埋进去——这日子真是受够了,就算是心爱之人塞给他的, 他也要立刻吐出来。
只是将满口的果肉赶到舌尖, 他却觉得好像鼻腔中没有那股奇臭无比的味道了, 口中之物细腻而甜蜜,比吃过的任何水果糕点都要滋味丰满。
“怎么样?”石小诗站在灯旁双手抱臂,笑盈盈望着他, “还挺好吃的,对吧?”
他慢吞吞用舌头抿了两下, 最终看在他的太子妃面子上不情不愿地咽下去, 勉强回答:“……还行。”
石小诗拍了拍他肩头,“吃完榴莲,今晚睡觉时肚子就不会痛啦,相信我。”
她很促狭地一笑, 往隔壁太子寝宫走了,空气中远远飘来一句忠告——
“记得擦牙哦。”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去, 皇太子寿辰之后,宫中莫名流传起了吃榴莲的风气——各宫各院的膳房有做成甜碗子的, 有做成糕点的, 有和酥酪茶叶放在一起煮的,宁寿宫的几个嬷嬷竟然还开发出一道名叫榴莲炖鸡的汤品, 皇太后吃下后风寒好了一大半。据说皇太子更厉害,亲自盯着毓庆宫的魏珠公公做了个名叫榴莲酥的点心, 不仅吃起来更加香甜,而且闻上去也毫无臭气。
很快到了六月,初九那日,石小诗按照康熙回程安排,半夜起来吃了个竹轮卷,然后便冒着夜色提前出宫,行至古北口外迎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