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小青柔声说道:“嗯!阿父我烧了热水,您去洗把脸,咱们去食堂吃夜食去。”
“哎!”尧虎脚步轻快地走了。
尧虎挑着箩筐,尧小青抱着窗户纸去了食堂。
芋子笑嘻嘻的迎了上去,“小青,大伙儿都不相信,咱们用树皮做出了,像白云一样白的纸。”
尧虎笑道:“芋子别急,大伙儿看过就相信了。”
“嗯!”芋子得意的指着尧小青抱着的窗户纸,“阿姆,花阿姐,你们快来看看,小青抱着的是啥?”
大伙儿都围了上来,山阿姆拿起一张,“小青,真的是用树皮做的?”
尧小青笑着点头,“是,这些纸拿去每个院子都放一些,大伙儿省着点用哈!”
“这么好的东西,擦屁股太可惜了。”山阿姆一脸心疼的说道。
芋子拉着她,“阿姆,你别心疼了,构树皮到处都是,咱们有的是力气,全都剥下来做纸。”
山阿姆笑着点头,“好,现在也没啥活干,咱们明天就剥构树皮去。”
尧小青对尧虎说道:“阿父,还得让阿虫伯带人在山脚,砌一间造纸作坊。”
尧虎点头,“好,让他们明天接着砌作坊。”
吃过夜食,云阿姆就熬了糨糊,带着女人们,把院子里的窗户用纸糊了起来。
女人们满脸笑容的看着糊好的窗户,“真好看!比兽皮蒙着好看!”
第二天,天阴沉沉的,还刮起了北风。
尧小青练功回来,正好看见尧虎去青山部落,急忙叫住他,“阿父,您和姜离说一声,让他过来帮忙。”
尧虎笑道:“他能帮你干啥?”
“等我们做好,您就知道了。”
尧虎看她神秘兮兮的样子,笑着应下走了。
尧小青去了山脚炉窑边,看到芋子和豆子在抄纸。
芋子一见她就笑了起来,“小青,纸真好用。大树阿姆带着她们去山上剥树皮去了,我俩把这些做完也去。”
尧小青笑着点头,“好啊!纸做好,在家窝冬的时候,我就教你们写你们的名字。到时候,咱们把尧山部落所有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让以后的人也知道我们。”
两人好奇的看着她,“我们的孩子的孩子,也能记住我们吗?”
尧小青笑着点头,“对!”她想着应该规范一下,部落里的称呼了。姑娘、妇人、老阿姆,得分别开来。不然几岁的丫丫也叫那个女人,几十岁的老阿姆也是。
两人高兴的应道:“小青,我们一定跟你好好学。”
第211章 历(求月票)
尧小青去地里转了一遍,见萝卜苗的长势挺好。
转到芋头地,见香带着几个女人在挖芋头。那边山阿姆带着几个女人在撒麦种。
山阿姆看到尧小青,有些担心的说道:“小青,我还是有些担心,这些麦种会被冻死。”
尧小青笑了笑,“阿姆,我就用了一小半麦种,咱们试着种一季,看看能不能种出麦子来。”
她顿了一下,“担心麦种被冻死,这样吧!你们把麦种撒完后,拉个小石碾来压土,把麦种埋入土里面,应该就就不会冻死了。”
山阿姆点头,“我明白了,就像给芋头培土一样,给麦种盖一层土。”
“对,你们撒完就回来。”
尧小青去灶房找了几根小指粗的炭条,塞进芦苇管里,找了一根笔直的厚竹片,拿着回了院子。从包里拿出记事本,上面有她估摸着记录下来的日期,今天已是九月下旬了。
照上面的记录来看,去年入秋没多久就开始下雪了,今年除了天干,别的都还正常。
尧小青想着山洞里的水,一直都没断流过,天干对部落里的影响也不大。
姜离赶到时,看到尧小青坐在堂屋桌边,笑着走了进去,“青巫,我听虎叔说,你把纸做出来了。”
尧小青笑着点头,“对,我还给你们留了些窗户纸,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的。”她说着把放在框里的窗户纸还有挑选出来的纸,拿出来放在桌上。
“太好了,做的太好了。”姜离拿着一张纸,啧啧称奇,“青巫,你太厉害了,还有啥是你不会的吗?”
尧小青笑道:“我请你来做的就是我不会的。”
姜离微笑着点头,“你说,我一定照办。”
尧小青笑道:“我想着已经到了这里,总不能糊里糊涂的过日子吧!就在去年秋收前,选了一个月圆之夜,从那天开始记录。”
“因为我们那里有公历和农历,像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大多都记不住农历的节气。哦!还有十二生肖,我只记得鼠年过了是牛年、虎年,后面的我就记不住了。”
她把笔记本拿出来,推到姜离面前,“上面是我记录的时间和天气。我想请你帮我画一张大的日历画贴在墙上,还有农历节气标注出来,以后就有一个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