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看了一眼尧小青,“你要问问尧山部落,他们愿不愿意收留你们。”
尧小青挥手,“先跟来吧!回去了再告诉你们规矩。”
一群人在第二天下午,才赶回了尧山部落。尧山部落的屋子和庄稼,又震惊了新来的人。
尧小青心里却在发愁,加上这些人和灵雀部落的人,尧山部落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个人了。还有那些怀孕的女人,从哪找食物来给他们吃。
当晚尧虎就把部落的规矩告诉了他们,还告诉他们,只要经过考验,就会让他们加入尧山部落,成为尧山部落的一员。
第二天,尧小青又做了一次神棍,主持了灵雀部落加入的盟誓,鱼和幸存者看在眼里,想象着他们加入部落盟誓的那天。
那几个俘虏,依然被尧虎他们处死了。
打下的粟谷已经晒干,留下种子,尧小青带着山阿姆她们,把粟谷捣了出来。
尧小青看着筛出了谷糠的,金黄色小米,煮了第一顿小米粥。
金黄色的小米粥,吃起来有淡淡的玉米香味,配上茯苓菜饼,吃着最养人不过。
大伙儿都爱上了小米粥,有时在里面加一些花豆熬,有时加一点黄豆。
尧小青想着,能找到枣子、桂圆、枸杞子放在一起熬,就更好了。
大伙儿帮着把地开出来,把粟谷种子撒到田里。
尧虎就让木风带着一队人,继续采集岩盐,让木巴和豹带着新加入的勇士,出去捕猎。
他带着大石几个,在水塘用石头砌了一座炼制房,继续炼制铁器。
第161章 山洞
粟谷播种下去,麦子和豆子也熟了,捕猎队和采集队,都留在了部落一起收割。
尧小青带着人收割麦子和豆子,大石带着捕猎队和采集队犁地、锄地、撒肥。
大伙儿赶着最后下种的季节,把选出来的粟谷种了下去,到秋末就能收获更多的粟谷。
接着豌豆成熟了,豌豆晒干后,挑选饱满的留下做种。那块地的麦子打出来晒干后,只得了一箩筐麦子。
尧小青选出颗粒大饱满的,打算拿一半出来试着种一季冬小麦,不成功的话,也还有一般半种子。
想着部落,一下多了六七十口人,都张着嘴要吃东西。那些粟谷加上豆子,最多够半年的口粮。
林子里的板栗和青杠果,因为天旱,树上的果子稀稀拉拉的,还不及去年一半。
尧小青考虑了几天,找到尧虎,“阿父,我想把围墙两边的树林砍了,一边再开几百亩地出来。”
“围墙以北用来种植果树,甘蔗、放养牛羊。以南就用来种植庄稼,山薯,葛根、南瓜。您看咋样?”
尧虎点头,“这些日子我也在想,觉得还是你的办法好,咱们得靠饲养牲畜,种植食物,才能让大伙儿吃饱。”
尧小青笑着说道:“我让虫伯带着鱼他们,先把南面的树林砍了,围起来,再砍北面的树林。咱们以后,就有了捕猎队,采集队,种植队,饲养队、还有修建队和炼制队。我想把从神木山带回来的十几个男人,归到修建队里面。”
尧虎乐呵呵的看着她,“你想咋安排他们,说来我听听。”
尧小青笑道:“捕猎队和采集队还是由以前的人带领,让阿虫先管着修建队,饲养队就由阿根叔和阿林叔管着,您管着炼制队,加统管部落。”
尧虎听后,想了一下,点头道:“好!你安排的不错,你尽管放手去做,他们都喜欢跟着你做事!”
尧小青笑着点头,“那我去找阿虫伯他们去了。”
“去吧!”尧虎高兴的看着尧小青走了。他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不错,只有小青才能让尧山部落越来越好。
阿虫听说要让他管理修建队,砍伐树林,开地砌围墙。二话不说,就带着鱼他们去了林子砍树开荒。
尧小青去了鸭棚,见根伯和两个老阿伯在捡鸭蛋。部落里喂养的野鸭子和野鸡,一天能捡六七十个鸭蛋,四五十个鸡蛋。
自从有了竹筏,根伯他们在河对面,陆陆续续抓了不少野鸭回来。围起来的水沟已经装不下那些鸭子。
阿虫就带着他们在围墙外面,挖了个大水塘,还用木头在水塘边,围起高高的木栅栏,栅栏上用竹片稀疏的盖了一层。
山沟里的流下来的水太小了,要供应部落里的人饮用,还要浇地,水塘挖好后,一直到前些日子,才把水蓄满。
尧小青叫住根伯,“根伯,阿父说你们饲养队的鸡鸭牲畜越来越多,以后你就管着饲养鸡鸭这一块,林伯管着牛羊兔子。”
根高兴的应道:“是,我保证把它们管好。”
尧小青又去了圈舍那边,把饲养的事告诉了林伯。回去拿着工兵铲和手电朝山上,那条水沟的出水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