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油灯的样子交给了花,让她继续烧制。
山羊和野猪依然没有影踪,木风他们每天都往家里背岩石。山下新修的屋子里,已经装了半间屋子的岩盐。
尧虎带着大石几个,把修建好的三栋新房,安装上了新做好的木门。
尧小青让他们把屋子找平后,去河边抬了一块平整的大石回来,把房间里夯打压实。
再用砂浆把石墙抹平整,还把每间屋子的地面全部砂浆硬化,最后用蛎灰把墙粉刷了一遍,原本灰扑扑的墙面变得清爽亮眼,洁白的墙面把房间衬得亮堂起来。
炕上铺的用蒲草编织的草席,藤条编的藤箱。炕床边还摆放了一个,用竹子做的置物架,窗户上挂的是用芦苇杆穿成的窗帘。
廊檐下和门口的院坝,也用石头夯实找平,也用砂浆铺了一层。院坝外面靠围墙的地方留了一块空地,用来种野蒜、韭菜和一些小菜。
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房转角处的楼梯间,和转角的厢房里面,砌了厕所和洗浴间,后面留了两个窗子。
厕所门口放了一口水缸,和一个木瓢用来冲洗厕所。
茅坑挖在屋子后面,污水从地下埋的陶管排出。
东厢转角间,用红砖砌了两眼灶,烧火墙和热水用。
大伙儿傻笑着把每间屋都逛了一遍,又到院子里,看着里外两幅摸样的屋子,脸上的表情比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表情还要丰富。
尧小青告诉山阿姆,让她们在外面看到好看的花儿挖回来,种在屋前屋后。
几人乐呵呵的只知道点头。
站在院坝里看着院子,她仿佛穿越回了八十年代家里的老房子。
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尧小青心中酸涩难忍,抬头望了望天,把眼里的泪水硬逼了回去。
尧虎和木风走到她身边,轻声安慰,“小青,你阿母和你阿兄,会看到咱们过好了的。”
尧小青吸了吸鼻子,点头道:“是的,他们看着我们呢!”
木风笑嘻嘻的看着她,“小青,你喜欢哪间屋子,阿兄让你挑。”
尧小青指着堂屋右手间,“就那间吧!”
父子俩一起点头,“好。”
尧虎转身对院子里的人大声说道:“大伙儿都搬下来,先挤一挤,等屋子全部砌好,咱们再重新分配。”
几十个人齐声应道:“是,首领。”
尧虎一家三口搬进了山下第一栋院子,尧虎和尧小青住进了正房。
木风住进了东厢房,剩下的两间,一间里的木架上挂满了腊肉,木架下的罐子里装满了肉干,一间装了大半屋子岩盐。
第91章 担忧
部落其他的人,男人们住了一个院子,女人们住了一个院子,几个老阿姆,住进了尧小青家住的院子的西厢房。
住进新房的第一晚,尧小青靠在床头吹灭了树脂油灯,轻轻摇着着棕榈叶做的蒲扇,看着放在屋角的圆木凳上艾绒蚊香亮起的一点红光,想着总算带着部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不再是住在山洞里的远古人。
尧虎他们忙碌着修建房屋,地里的南瓜皮子已经变黄,逐渐开始成熟,尧小青带着人开始摘南瓜
尧小青带着人把颜色深黄,皮子上没有虫咬疤痕的老南瓜摘回去,存放在山洞里,有疤痕的放在外面先吃。
十几个人忙了四五天才把成熟的南瓜摘回去,沉甸甸的南瓜放在山洞里,堆了半个山洞。地里还有不少还不够老熟的南瓜和嫩南瓜。
大伙儿看着洞山里的南瓜,都乐开了花。
南瓜摘完后,阿水去地里看了看那些芋头,“小青,芋头不挖回去放着吗?”
尧小青摇头,“不用,挖回去吃不完也要烂掉,等芋头杆枯萎了,割掉芋头杆就行了。”
阿水点头,“也是,外面那些芋头也没人挖它,它也没烂,还越长越多。”
尧小青点点头,笑道:“忙了几天,咱们今晚吃南瓜饼。
花脆生生的应道:“哎!我早就想尝尝到底是啥味道了?”
“我下山收鱼笼,喂鸭子去。”
“水伯,把小鱼小虾放水塘里养大了再吃。”
“知道了。”阿水乐颠颠的下山去了。
尧小青挑了十来个有疤的南瓜切开,挖出里面的南瓜籽,挤干净瓜瓤晾在簸箕里。
花和芋子几个惊叹道:“一个南瓜里面就长了这么多种子,难怪你说要换十头羊!”
尧小青傲娇的瞄了她们一眼,“当然了,我啥时候骗过人。”
南瓜洗干净,切片蒸熟后用木勺压成南瓜泥,加入茯苓粉舀了些猪油在里面和匀,揉了一会儿用擀面杖擀开,再用竹刀切成方块,放在蒸格上开蒸。
蒸熟后的南瓜茯苓饼,颜色金黄,几人尝了尝味道有一丝淡淡的甜味,吃着松软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