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笙都跟洛昕说好了住几日的,这会儿一听说沈若锦要来自己就走,反而弱了气势。
她想着家里出幺蛾子都在沈裕、沈老夫人和沈家三兄弟身上,沈若锦比较聪明,也会讲求效益最大化,虽然自己是她假想敌,但是如今身世的事情没有公布,若锦投鼠忌器,怕自己不管不顾说出来,尤其还在当着洛昕的面,大多数时候终归客气小心。
桃笙便想着住上两日再走不迟,就当是哄母亲高兴了。
唐亦芝第二日上午刚刚离开后,没过多久沈若锦就来了。
她先是到正房服侍洛昕用膳和吃药,看母亲吃完药有些疏懒,也不怎么说话,沈若锦嘱咐了身边伺候洛昕的丫头婆子几句,之后便以不打扰母亲休息为名离开了正院。
沈若锦出来之后,贴身丫鬟碧琴忍不住抱怨道:“夫人如今身体不佳,见到您不爱说话也就罢了,听说洛姑娘来了也有两日了,这会儿不过来见见您,她究竟把自己当什么了?”
如今他们在洛昕的宅子里,周围侍奉的大都是洛昕当年陪嫁的仆妇,若锦不知周围有没有洛昕耳目,此刻不便多言,便对着碧琴轻声呵斥道:“这话日后别再说了。”
如果桃笙这会儿认回了侯府中来,自己是二姑娘,而她是三姑娘,理应过来见一见姐姐。
但现在闹成这个尴尬局面,反而坐实了自己的鸠占鹊巢,若锦实在不想去招惹桃笙。
碧琴没有了到主子的心思,对着沈若锦继续不满:“从前家中最好的屋子都是留给姑娘的,现下却给了她,夫人去年甚至还找了人,为了她整个将屋子翻新了一遍。”
沈若锦皱眉。
洛昕对桃笙的好的确超乎了想象,自己自幼养在老夫人膝下,本来也就跟母亲关系不算亲近,后来桃笙被找了回来,洛昕将一腔爱女之心都倾注在了桃笙身上,这种情况也是在所难免。
沈若锦脸上微笑已经开始勉强:“许是母亲想着我在东宫之中做郡主伴读,轻易回来不得,所以才给了桃笙吧。”
“姑娘,我是害怕。”碧琴担心道,“夫人的家底您是知道的,若她当真偏心至此,怕是到时洛姑娘出嫁时,定然要添上好些。”
可若是没有桃笙,这些都是她们姑娘沈若锦的。
沈若锦也是入了东宫之后,听到宫中贵人的很多谈话,才知道洛家在朝中地位比自己从前以为得更要高一些,也同时意识到了,自己在讨好老夫人和沈裕的同时,也更加要抱紧母亲这棵大树。
故而她这次从宫中回来,并没有待在老夫人身边亲近,而是选择过来庄子里陪伴母亲,就是打得这个主意。
“母亲方才不是说想吃聚芳斋的蜜饯吗?”被动防守一向不是若锦的风格,她当机立断道,“既然今日无事,我下午就去买。”
“看这天色,下午多半要下雨。”碧琴忧心道,“姑娘刚赶路过来,且歇着吧,奴婢找人买来,您给夫人送去就是了。”
沈若锦这次过来本就是想好好侍奉洛昕,让母亲看到自己的诚心,早些回心转意,而雨天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孝敬母亲的事怎么能假他人之手?”沈若锦坚持道,“不必多言,我亲自去。”
当天过了正午后,外面就下起了好大的雨。
这是这几年来京城难得的大雨,瓢泼似的倾注而下,却也成了难得的景致。
洛昕待在屋子里觉得闷,就选了观景阁上最惬意的地儿,请了桃笙过来,吃着西瓜喝着冰镇酸梅汤,一边纳凉一边看雨。
正在此时,桃笙在高台上远远看到,有一辆带着侯府印记的车子停在大门之外。
雨大到睁不开眼看不清路,沈若锦下了马车,一手提着裙子一手撑伞,像在风雨当中摇曳的小花一般,被吹得无处躲闪,纤细的身影一头撞进了青年男子的怀里。
桃笙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无意之间打卡了男女主认识的名场面。
男主江暮云的未婚妻被人截胡,心中烦闷,却紧接着又截胡了旁人的未婚妻。
桃笙当初在读这一段剧情时多少有些不理解,直到后来看过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了别人的伞,大概也就明白是关暮云究竟是什么心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关沈两人都在郊外的宅子当中,比邻而居,也具备了创造故事的基本条件。
男女主两情相悦后,接下来就是女主退婚戏码。
作为一个被沈裕时时惦念的“在逃私产”,桃笙感觉自己跟侯府干仗的时候大概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