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看着这样的萧玉,楚洵突然就觉得有些着急。
等到大家散场之后,楚洵特意过来找了桃笙:“记得那次在季家第一次见面时,你说京城有家很好的茶室,要不要一起过去?”
桃笙打了一上午球,的确也有些口渴了:“好,我带你过去。”
这间茶室距离此次马球会不算太近,等到两人喝上茶时已是大半个时辰之后。
楚洵不是心里能藏事的性子,随意寒暄几句之后直奔主题:“方才那个和你说话的年轻公子,可是肃王家的小公子萧玉?”
“是他,原来你也认识。”
“我也是方才听和瑄公主身边的嬷嬷提了一句,才知道陛下也看好他。那小笙你呢,觉得萧玉如何?”
“是位热心又好客的公子,自幼出身皇家能长成这样也实属不易,作为朋友的确不错。
这就是不喜欢的意思。
楚洵稍稍安下了心来。
“咱们在京城重逢也有一段时日了,都没来得及问你一句,你觉得……我这人如何?”
“你人也挺好的。”桃笙实话实说,“上次见到京卫指挥使司的姚将军,还夸你沉稳干练来着。”
“你知道的,我说得不是这些。”楚洵缓缓道,“我现在年纪不小了,之前父亲一直外放,这几年来换了好些地方,也间接地耽误了我的婚事。如今我的差事落了下来,母亲催得越发着急……”
楚洵想说,所以我可以请家中父母去贵府提亲吗?但这话在嘴边绕了几遍,对上桃笙波澜不惊的眼睛,依然说不出口。
到了楚洵这个年纪,周围成婚之人实在不少,作为外形和身高都相当拿得出手的未婚男青年,楚洵陪同发小同事去女方家里迎亲也是常事。大家混熟之后,也都愿意给他分享一些成功经验。
他们娶亲大都奉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有的娶了异地新娘,掀盖头前不曾见过一面……其实他若有心思,只管请母亲去洛家提亲就是,但他还是希望听一听桃笙的意见。
可桃笙看向自己的目光和萧玉并无太大差距,只是多了几分故人的面子,他便实在有些问不出口。
正在此时,一个身形秀颀的青年男子闯了进来,对着桃笙叹道:“我远远的看着像洛姑娘,这会儿跟过来一看,果然就是。你怎的每次请喝茶都在这里,也不晓得换一个地方,这边的茶我可都喝腻了。”
正是谢怀安。
桃笙起身迎他坐了下来:“今日有掌柜珍藏的大红袍,说是专程动用了私人关系从南方运过来的,你也尝尝。”
谢怀安明显和桃笙认识时间更长,平日里也曾几次三番被桃笙请来这里喝茶,自从他出现之后,就瞬间占据了聊天的主导地位,方才的话题也被岔了开去。
谢怀安心中暗叹,自己今日来得实在值得。
从前明明是他、季兄和桃笙三人关系最好,也很是稳定,如今季晏明离开后,他没有成为桃笙身边走得最亲近的同僚,反而让一个打着“故人重逢”的楚洵占尽先机。
谢怀安不爽楚洵已久,但也只是在心里默默较劲,而将他这份不爽情绪推向顶点的是,小凤对他和楚洵的态度。
他这几年可谓是看着小凤成长起来的,也对它一向不错,可小凤竟然这样喜新厌旧,对待楚洵一个外来户比对他还好,谢怀安觉得很受伤,正打算写信给季晏明告状。
而今天的经历无疑又给这封告状信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楚王也从长史口中听的楚、洛两家想要联姻的消息。
楚王一惊之下非同小可,差点连人带文书栽下椅子。
自从太子和睿王倒霉后,最近贴上来的官员实在太多,让他有些应付不暇。
于是他根据季晏明的指示一边收用一些可用之人,一边在皇帝那边刷好感度,尤其避暑回来之后过得分外忙碌,听说桃笙一切安好便觉得足矣,没怎么顾上去看她和小凤,再想不到短短一段时间出了这样大的事情。
季晏明在前方替他卖命,自己却连家里小桃都没帮他看好。
楚王觉得非常内疚。
不过好在两家还处在初步协商阶段,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楚王即刻收摊回家,跟王妃共同探讨此事。
楚王妃也听说过楚洵其人,从桃笙闺蜜角度而言,觉得这人实在不错,也很适合成婚。但从帮亲不帮理的角度来讲,帮季晏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亲友团义不容辞。
“家中长辈都支持的亲事大都是不错的亲事。”楚王妃谨慎道,“虽然咱们更看好小季,但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了人家。做事既要对得起小季的嘱托,也要对得起小桃的信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