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都因为太子的事被停职、被牵连,而他们则是因为睿王而被整顿,难免会有一种跟全世界脱节的感觉。
桃笙虽然已经从楚王那里知晓了其中消息,但为了照顾谢怀安满腔的分享热情,便跟着配合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这样的大动干戈?”
“我也是昨日听两个同僚说起才知道这事。”谢怀安道,“当初皇上去到承德避暑的分队名单,就是睿王在其中做了手脚。说起来,这睿王殿下的胆子也是真大,竟然会在暗中往翰林院中安插自己的人,就连皇上下的旨意也敢改动,据说那人动的几个名字当中,其中就有你。若是你依着当初陛下定下的名单,能在路上跟着楚王殿下,想来也就没这么多的坎坷了。”
根据桃笙从楚王那里听到的消息,睿王只让那人改动了自己的名字,并无旁人,如今翰林院流传的版本却是有好几个人的名字都错了,将睿王往其他别有用心的方面上去引了。
这就说明皇上为了掩盖睿王想要侵犯自己的事情,所以临时加了几个人。
自从皇上知晓她身世之后,就一直对自己关照有加,这会儿连女儿家的名声都能照顾考虑得到……桃笙心中一暖。
季晏明冷冷道:“睿王这罪状若是放在寻常,一定不会这样高拿轻放,太子如此大罪在前,反而让他这般轻易蒙混了过去。”
“是啊。”谢怀安也道,“陛下如今刚刚废了太子,为了朝廷稳定,实在不能再动了睿王。不过这次睿王也没讨到什么好,皇上还是给了他脸色瞧。”
桃笙点头表示同意。
楚王也曾兴奋地提到,皇上这次实在动静不小,先把翰林院当中睿王的爪牙撸了个干净,撵了家中好些门客,就连贴身伺候的人也换了一批。
大家一看都知道,睿王这是犯事了,而且这事想来不小。
只是睿王和太子表面关系看起来那样差劲,这会儿竟然也能牵扯进去,可当真出人意料,看来皇家还有很多的秘密不为大众知晓。
这次太子犯事,牵连之人实在是广,皇上不能明着处理太多的人,显得自己太过刻薄寡恩,但又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又做了许多免职之外的“名誉性”的处罚。
其中就有谢怀安提到的文远侯沈家。
沈家的罪责实在不至于免了爵位,可之前沈家出事之时皇帝已经算是罚过了,沈裕和沈家兄弟身上都没有差事,沈家可谓已是罚无可罚。
沈家迎来的处罚是沈裕三年的俸禄,这几乎已经是本朝罚俸的极限了。
这等于是盖章了太子的事情沈家掺和进去了,而且这几年内不会再启用沈家之人。
桃笙对沈家已经完全无感,基本就是互不相干的路人状态,不管他们是好是坏风光了还是倒霉了都对她没什么影响。
也正因如此,对于沈家被罚的事情,桃笙心中并没有多少波澜。
被罚俸在朝中不是一件小事,就跟后世人留了案底一样,无犯罪记录证明都开不出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就像当初皇帝也没怎么着楚王,还是保留了他的亲王待遇,俸禄照发,份例照领,就是让他闭门思过,然后不许面圣,但从此之后楚王就成了京中皇子中的隐形人,再没一个人敢接近、敢拥护。
不过话说回来,幸好沈家这些年不争气,也被边缘化得实在厉害,所以即便“追随”太子多年,也没坐实什么罪证。要是真的在夺嫡过程当中作大了,别说诛九族,就是诛个三族或者全家流放,火也难保会烧到她身上。
所以桃笙认为,沈家还是别作得太狠了,只要没有能力和精力过来找自己麻烦就好了。
桃笙不想跟沈家再有过多牵扯,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洛家又跟着牵扯了进来。
沈家被皇帝罚俸之后,洛太师便发了话要求洛昕正式与沈家切割。
这也是洛家对皇帝和朝廷的表态,对自家孩子牵扯到太子的事情绝不姑息。
洛家想要保住自己白璧无瑕不涉党政的而名声,沈家想要洛家经济上的扶持,还了外面欠银,同意跟对方做这单生意,沈老夫人要求两个孙儿为自己和沈裕养老送终,不能为着一点蝇头小利离开侯府,跟着洛家而去……
最后三方博弈的结果,就是洛昕和离,自立女户,子嗣方面就让桃笙认回洛家,成为洛昕的女儿,也是洛老太师正经的孙辈。
洛铭做好的这一切计划,将想法与父亲洛太师通气过后,便开始着手操作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