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曰,天下父母向小儿,说得就是天底下的父母都会偏心年纪最小的孩子。
小儿子相比兄长姊妹而言,往往更加有眼力劲儿,通常因为年纪小不谙世事,憨态可掬的样子让长辈觉得可爱可怜,围在长辈身边乖巧的样子也着实讨人喜欢。
可这句话在皇帝这里似乎有些并不适用。
皇帝后来生得孩子太多了,尤其是年纪小一些的皇子公主,往往到了最后都弄不清了谁是谁,甚至不比几个父王得脸的皇孙更加熟悉一些。
那些小皇子在皇帝这里是大都说不上话的,皇帝除了问问功课如何喜欢吃什么之外,就没什么话题跟这些年幼皇子交流了。
皇帝有时间精力最充沛的时候都在几十年前,楚王刚刚出生的时候,也因此对于这个长子倾注了大量感情。
而楚王虽然是最年长也是当年最被期盼的孩子,但其本人并不世故,在皇帝跟前有什么说什么,一副小儿姿态,还时不时来点儿彩衣娱亲,跟皇帝交流感情。
皇帝本心里就喜欢这样的孩子,如今半生归来,越发觉得楚王这番作为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人老了容易怀念,皇帝最近也常常追忆往昔,并道其实楚王才是最像自己的孩子之一。
可以说楚王如今身上的特质,是兼具了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所有优势。
在睿王和太子连番折腾之下,楚王因为没有差事没有人马,派系里面连给季大人挑个媳妇都挑不出来,反而让皇帝不觉得有威胁,越发和楚王亲近起来。
只要皇帝活得够长,长到睿王和太子两败俱伤,楚王就有极大概率是最终赢家。
想到这里,桃笙又选了一首新作的养生曲子来弹。
皇帝身体一定要好好的,撑到楚王殿下东山再起那日才好。如此一来,也能断绝睿王一切坑害表哥的机会。
= =
桃笙一曲完毕之后,皇帝心情明显又好了几分。
他感觉到今天自己的小琴师不是之前那般应付差事,而是难得的认真卖力,觉得可能是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了她。
也不枉自己之前为了她的事情,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礼郡王想把女儿嫁给季晏明的要求。
如此说来,一切都是值得。
皇帝心情好了没啥特殊爱好,就喜欢赏点东西,这次也是直接让膳房给桃笙装了一大盒点心。
四层的掐丝珐琅八宝提盒,整整十六样咸甜各半的新出炉点心。
桃笙诚恳地对皇帝表达了感谢。
这样壮观的食盒提出去还真是倍儿有面子,是御前红人该有的牌面。
而皇帝这次大有一番好人做到底的姿态,怕桃笙提着食盒行动在外不方便,专门安排了两个年轻小太监跟着送洛大人出宫去。
桃笙出了宣政殿在宫道上没走多久的功夫,就听到一个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怯生生地叫着“先生”。
桃笙转头一看,竟是楚王家的小儿子是萧明。
五岁的小豆丁,身着繁重的墨绿色如意云纹吉服,头上是嵌了大颗红宝的赤金冠,眼看着脖子都要被压歪了。
桃笙作为楚王府西席为这兄弟两人上过几堂礼乐课,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萧明这孩子,但却从未见过他穿这样繁复的衣服。
桃笙蹲下来,帮着小豆丁正了正头上的金冠,又轻轻摸了摸他的脸颊:“你方才去哪里了?怎么穿得这样好看?”
萧明端正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着桃笙解释道,今日正是皇后娘娘的生辰,自己方才跟着哥哥过去拜见了,所以穿得相对隆重了一些。
桃笙点了点头。
方才去到宣政殿给皇帝弹琴的时候,也曾听李盛提了一嘴,今天是皇后娘娘的生辰,虽然皇后娘娘崇尚简朴,不喜铺张,没有说要大办,但皇帝还是一早就过去给皇后撑了场面。
可能皇帝真的是年纪大了,稍稍做点事情就容易疲累,只不过在未央宫稍稍坐了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些疲惫,也因此才会召唤桃笙过来弹曲子。
桃笙心疼孩子穿得太隆重,难免累着,虽然这是实情,但身处在这个时代当中,为了孩子的日后和将来,却不能直言这些事情。
桃笙换了一个相对委婉的说法:“我从前听陛下身边高总管说过,这种吉服是很重要的衣裳,一定要要当心保存。既然事情已经完成,二公子快些回去换一身衣服,喝点水休息一下也好。”
桃笙说了这一长串之后才发现,萧明这孩子一直没反应,只是盯着她手上的食盒一直在看,期盼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