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冬日里只有在冬至和除夕时候才会设宴款待宗室臣工,立冬大宴这还是第一次。
如今时间紧,任务重,更重要的是要在别国使臣面前有所展示,长乐宫和教坊司表示很难胜任工作,皇帝便叫了太乐令秋大人过去,要求这边出人协助。
秋大人在这里点兵点将,他和太乐丞顾大人是必须参与的,然后再点两名官员,最好既能驾驭音律轻车熟路又对乐器有一定操作性。
最后秋大人选了两名掌乐,一个是桃笙办公室的同事朱大人,一个便是桃笙。
通常像桃笙这样的新人,刚刚入职之后大都不会被委以重任。
可桃笙毕竟是由皇帝钦点过来太乐署任职,秋大人觉得,皇帝可能会愿意看到桃笙成长,所以打算把桃笙送到前台去。
而退一步来说,桃笙既然是特招来,有她多盯着,到时就算出了差错,皇帝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是他自己亲自委任的人才,总不好太打自己的脸。
太乐令秋大人如今年纪大了,有多年职场画饼经验,散会之后拉着桃笙又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道是他们这些人年纪都大了,是即将落山的夕阳式人物,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到了最后,秋大人又点题道,年轻人应该多干活,以前这种大的宴席,我们一般也就出个掌乐,这次有我们三个人帮着你,你一定没有问题的。
桃笙听这意思,秋大人不光想要自己参与,还要让自己挑头来干了。
职场之上,压力和收益从来都是正相关。
大型歌舞晚会导演组的活,她以前在大艺团的时候不是没干过。
桃笙还是应了下来。
太乐署作为指导机构,在这种大型当中主要担任的是出策划和方案的角色,具体则由教坊司和长乐宫排练实施。
所以相比其他的几个宫廷音乐机构来说,太乐署要做的事情反而是最轻松的。
桃笙摩拳擦掌做了准备,然后发现其实工作没有想象中繁重,大大松了口气。
桃笙已经摸透了皇帝的心理,所以着重挑选了一些可以体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彰显大国国力气度的节目,并将围绕《周礼》《礼仪》等古籍修复的部分礼乐用编钟、拊搏等多种演奏一一展现。
除此之外,桃笙还在其中安排了各国和各民族标志性歌舞,照顾各国使臣面子,也表现出泱泱大国支持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和友好携手未来的心愿。
有了几位上司和同事的帮助,还有这些年来太乐署中各类专业资料支撑,这项工作对于桃笙而言并不算难。
虽然工作的事情过关较为简单,但人生的路总不能一帆风顺,总还有一些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伤脑筋。
比如楚王殿下三年后首次复出,参加立冬宴席需要穿的衣服。
这日清晨,桃笙接到楚王妃邀请,前赴楚王府中“共商大计”。
桃笙到了楚王府,被王妃身边的嬷嬷引着到了一处屋子,一进门去吓了一跳。
此处是王府当中最为偏僻幽静的一处院子,而这间屋子四处门窗都被钉死,还遮盖了厚厚的窗帘,几人围着圆桌在黑影当中坐着,感觉是在密谋些什么谋朝篡位的大事。
结果桃笙进来一问才知,楚王和幕僚摆开这样的大的阵势,仅仅是为了讨论立冬宴会之上要穿的衣服。
楚王妃也是一脸愁容:“这是殿下这三年来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面,我想着几位先生都是大老爷们儿,对于这些穿戴之事终归了解有限,还是咱们更通一些,所以想着请你过来一同议一议。”
楚王虽然前几年一直都失宠于皇帝,但因着其一贯的行事风格的性格问题,可以说是从来都没有低调过。
这是楚王这三年来第一次在宫中集体场合露面,大家讨论的最后结果都一致认为,应该尽量朴素低调一些。
楚王一直没有放弃理想和追求,觉得将来自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但分配到他府中的这些长史幕僚却不这么认为,大家都觉得楚王如今已经是即位无望,还是能退则退,少去作孽一些,日后不论哪位皇子上位,都能给自己和家人留个退路。
如今京中形势尚不明朗,楚王又处在刚刚被皇帝厌弃后起复的尴尬地位,桃笙也觉得低调朴素的这个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便也投出了自己的赞成票。
一转眼就到了立冬佳节,皇帝在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宴席邀请朝中宗亲大臣和各国使臣,楚王也一早穿戴整齐,乘着小车前往宫中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