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之前时候曾以为桃笙喜欢季晏明, 但后来却发现人家大概只是表兄妹之间相依为命,感情深厚。
再后来发现她对着谢怀安笑得很甜, 似乎比起对季晏明的笑容更多了几分明媚,一时也拿不准桃笙究竟是不是对谢怀安有意。
桃笙:……
就楚王这个乱点鸳鸯谱的眼力劲儿, 还是别出门乱给人做媒了, 一个不好把季晏明推到睿王那边去,那可就是真的得不偿失了。
楚王妃面带微笑看着桃笙和楚王你来我往。
她是知道桃笙的能耐的, 听丈夫说,季晏明最近不在家,自己这几次能得皇帝青眼都亏了她,说是女中诸葛也不为过。
楚王妃很愿意看楚王和桃笙交流,而且一早还创造机会,把周围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了。
等两人说完话后,王妃才命人给两人换了新茶,然后悠悠道:“听说长兴侯家出事了。”
长兴侯世子吴镇为人很不检点,孝期纳妾不说,还留了两个庶子在老家,在别苑养了扬州瘦马,并在出门帮着长姐成亲采买东西的时候,还曾经强过一位良家女子。
长兴侯政敌把这些事情都丝毫不留情面地捅出来,等于也是打了吴家一记响亮的耳光。
而这件事情不光将长兴侯府送上了京城热点,也将从前和长兴侯世子定亲的文远侯府沈家连带着扒了出来。
楚王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文远侯府。
当初沈家二姑娘就跟这厮定过亲事,后来被关暮云截胡,当时自己还觉得是绿帽再现,没想到竟是英雄救美。
沈家支持太子,择婿也是长兴侯、令国公这种铁杆的保东宫派,所以楚王一直对沈家有着不小的意见,这会儿听到了消息,少不得要落井下石几句。
“长兴侯家是自作孽,不过那文远侯家眼光也忒差劲了些,家里头就这么一个姑娘,择个女婿也不知道小心些,长兴侯家的吴瑱是个伪君子,令国公府的关暮云也是一脸败家相,有沈裕这种人坐镇,侯府富贵长久不了,过不了几年一准儿垮台。”
桃笙坐在那里,一边吃着上进的极品陈皮白茶,一边听着楚王叠声骂着沈家,觉得这一趟也没有白来。
楚王殿下慧眼如炬啊,会说话就多说点!
大家都爱听!
= =
与此同时,洛老太师也听说了长兴侯府出事的消息。
洛老太师原本觉得沈家逼迫桃笙替若锦出嫁实属不对,但长兴侯府到底人家不错,吴家世子也算上进,人选上终归没什么大问题
所以姑且认为沈家虽然方式不对,但多少还算是为着桃笙好的。
可现如今长兴侯家出事了,洛老太师才猛然发觉,沈家此举不光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十分差劲,就连人选也是有很大问题的。
如果当初的沈家不知道吴家有问题,所以要把吴瑱硬塞给桃笙,那就是蠢,自家女儿要嫁的人都不知道调查清楚。
如果当初明知道吴家有问题,为了保住另一个女儿,不惜把这门亲事给桃笙,那就是坏。
这样非坏即蠢的亲家,洛老太师直接不想要了。
想当初的老侯爷在的时候,沈家看着还算像话,他也是看在沈裕生得不错,对女儿好,为人真诚的份儿上同意洛昕嫁过去的,也从没想到如今的沈家会差劲到这种程度。
沈裕这种人,洛老太师见一面都嫌,所以连责骂的心思都省了,只叫了女儿洛昕过来又斥责了一通。
洛昕无言以对,只能任由父亲责备。
她也一直觉得沈裕和沈老夫人这事做得不地道极了,当初桃笙不想认回侯府简直是最正确不过的事情,如今阿笙前程正好,认回来还不定怎么被这些人拖后腿呢。
文远侯府也在第一时间听到了这个消息。
沈老夫人一脸庆幸:“阿弥陀佛,还好当初咱们跟那吴瑱退了婚,关世子当真就是天上菩萨派来救我们锦儿于水火的。”
自从之前老夫人不愿给沈若锦出嫁妆嫁去令国公府后,沈若锦跟她之间就多少有了些隔阂,这次能坐下来心平气和说话,也是因为关家施压,让老夫人又拿出了一些私产给沈若锦添妆,老夫人为着日后的长远利益,妥协了两分,沈若锦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
沈辞却听出了事情里面的不对。
父亲当初既没有保护好若锦,又要将这门亲事强加给桃笙。
如果当初桃笙不拒绝,现在的长兴侯府破罐子破摔,一定不同意退婚,这样等于桃笙的一辈子就要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