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解说提到明渠温闻这两位将领都是最大的一,加在一起可以达到三的时候,她就在想,差速可不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后来看卓霏被压制住了,也在猜测她会不会用这个办法,只是他们集训的时间确实不多,她虽然带着卓霏的训练,战术却是不能完全定制的,所以也只是怀疑。没想到她真的能用出来,而且用得这么好。
差速这个双人攻击动作的核心是这样的:首先要将对方锁死在自己的攻击域里(卓霏和庄炙都被明渠挟持并且攻击),其次两个人的距离要合适,不远不近,近了不能妨碍彼此,远了不能互相配合;最后两个人的动作要能互补。
是的,是动作互补而不是节奏互补!!
之前说过星际对机甲学习的一个鲜明误区,就是过分在意节奏而无法区分节奏和动作之间的含义。
盛伊呢,虽然在意节奏,可是动作也是会帮着他们调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全面一个片面。节奏靠动作支撑带起,而动作又靠节奏来起势累势,两者缺一不可。
而差速前提就是节奏,也就是速度是不一样的,可是这个时候的攻击如果能交错,就完全不一样了。
打个比方,棍法里,其实有这样一套双人动作的要领就是这样。那就是你进我退,你退我进。
光是进退还不够,还要讲究你往左侧还是我往左侧,你挟持还是我补击,你上邀还是我下冲,这些都是不要求速度但是攻击必须补足的。
如果说之前的配合攻击是靠机甲速度编织起来的一张网。那差速攻击靠得就是连续不断的密集攻击。
是的,密集!
单台机甲要做到密集攻击其实也并不容易,但是现在的顶尖单兵,林晗章珊珊还有军部将领等,其实都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打配合就不一样了,凡事要要求到别人,就是难度会翻上几番的。
所以即便是明渠温闻,之前攻击的时候也没有搞过差速。一个是不知道,一个也是实在做不明白。
卓霏和庄炙就不一样了。
首先这两台机甲本身就是相生相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互补的,其次,卓霏的节奏是变过,是变快了的,可她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快,是和“共工”磨炼了数次之后,又在和“青长天”的数次巅峰交错培养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庄炙要是捕捉不到卓霏攻击动作的变化,那才是真的浪费了他们这么多年的你来我往和疯狂切磋。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有时候最了解你的,不一定是你的朋友,反而有可能是你的对手!
庄炙就在那一瞬间在卓霏的示意之下,靠着自己和卓霏交战多年的默契,选择了和卓霏这台高速机甲进行差速切磋,补足漏洞!
而他们选择在这一瞬间攻击的原因很简单。
之前确实是没办法了。
包围攻击的铁口袋束紧了所有人,卓霏尝试了好几次,只有自杀袭击后才能找到一个些微的,可以在之后瞄准的暴露口。可以打断青色机甲对他们的配合封锁,也打断他的完美防御。
庄炙被追击,潜伏了那么久,也是在等待一个时机,可以跟上卓霏的节奏,可以像卓霏那样,弹射出去。弹到最靠近他,也最靠近“青长天”弱点的地方!
之前的所有断点,都不如说是差速前的磨合。所有的被打断被压制,也不如说是为了这时候的差速寻找一个点。
只不过“青长天”前半段的攻击力飙升得太狠了,盛伊发现他们压根融合不起来节奏,才蹙眉。实际上,要赢,也只有二换一这么一个办法的。
而且只能是二换一。
所以与其说他们是最后爆发,不如说是“祝融”用自杀式的袭击给他们换了一个机会。并且由于他们之前是奋力抵抗了的,“青长天”的损毁度也有一个峰值在。
拉锯战抵抗战打到这里,其实都是为了这个峰值。
别看“共工”“祝融”已经伤痕累累了,但是卓霏敢拿自己做诱饵,其实也是仔细选择过受伤部位,确保自己还能攻击,也确保过他们不会因为同频而错失机会的:
的确,明渠上将是最了解配合攻击的人,也是最了解地图的选手,可是他作为一个配合手,最适应的是传统是以前的打法,他可能了解过差速攻击,却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扭转回来。
因为,配合攻击要是拆穿是要找同频攻击里一个交错的点的。
可是差速攻击里这个交错的点被无限掩盖了,对手光是看那些攻击都要被迷惑得眼花缭乱起来,怎么可能还会发现他们藏在差速里的那数次无情交错呢?
如果说差速攻击只是一个让明渠上将没办法再实现自己顶级预判,再给予他们沉重一击的点,那后面的翻转攻击就是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