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星辰的问题其实很明显,他的动作是放不开的。因为他不敢放开。
星际评价一个人更适合攻击方向还是防守方向,根据的是他们在驾驶民用机甲参加入学考核时的表现。
这其中还要收集很多数据,包括输出峰,输出时机的选择,有效防御的次数和攻击持续时间等等。
但是盛伊观察他们是适合防单还是攻单,只需要看一个东西就够了,那就是他们的关节运动节奏。
一个人是适合攻击,还是适合防守,和个性有关,力量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和他们在遇到危险时的应变有关。
但星际是不会考虑这些的,他们对攻防的划分到达了一个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比如快攻。
其实星际并不是没有慢攻流,只是不如纯粹的力量输出流那么知名。
而纯粹的力量输出流又需要操作员负载大重量机甲,总体来说,各有弊端。
但是在机甲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即便没有这些武器加持,人仍然能做到一力降十会,能做到十步杀一人,这就说明武术学派里人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而且比赛形势僵持时,一个人的作战习惯,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是选择突进还是防守,盛伊一般会根据学员的喜好和要求协调调整。
但对于已经训练过有一段基础的莫星辰和祝飞来说,既然确定了他们之前的学习基础就是融合了攻单的操作习惯来的,莫星辰本人的性格和习惯也更倾向于锐意进攻,那她就不可能让他走防单的路。
他就是天生为攻单而生的。
这方面莫星辰其实和朱雀有些像。
盛伊视线微微偏移,又握着笔垂下眼睫来。
甚至连他们的问题也是相似的,盛伊关注朱雀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起莫星辰。
她很清楚莫星辰为什么抗拒做攻单,因为攻单的节奏太难把握了。
没办法确认自己运动节奏的问题,她在前世很多学员上都见过。
星际时代也是如此。
林晗和浦灵这种会靠着经验和天赋自我调整的反而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都和朱雀,莫星辰和偶尔如此的顾玦一样,对自己机甲的动作力度没有一个准确的控制开关。
他们拿不住轻重。
如果把申万之前力度不够的问题排除在外,那现在让莫星辰和朱雀出现问题的原因其实是同一个。
他们的动作过头了。
盛伊没参与过深蓝军校大部分军校生的培养模式,不知道星际教学,指导他们操作机甲的时候,会不会提到控制这两个字。
但其实在武术场馆的时候,闲暇无事,很多教练都会带着学员练一段时间太极,而且还会认真指导他们的动作。
当然不是为了让他们修身养性,而是想让他学员知道柔韧,适度的概念。
比如出掌。能够控制自己身体的人,即使挥出手臂,罡风阵阵,打出去的沙袋也会在自己预想范围内摆荡。
不能控制的人则相反。
他们对自己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程度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又有一点力气在,就会对准沙袋猛地挥拳,却没注意到沙袋被猛地弹开,然后迅速弹回来。
这样做会拉伤肌肉,还会导致力量在一个不合适的时候爆发,所以盛伊在指导学员的时候都是禁止他们用很大力气去出拳的。
如果你打的只是沙袋当然没什么,但如果你面对的是你的对手,片刻的肌肉拉伤加上不适当爆发,就会是导致你被敌人偷袭的致命弱点。
对于机甲操作员来说,不适当的爆发,就是那个弹回来的沙袋。
因为你对你自己的身体不了解了,你让它“脱轨”了。
这个概念放在机甲里其实更好理解。
现实中不管是杜锦华还是周一解说的时候都推崇机甲的攻击输出峰,这是因为由于机甲摇晃摩擦等种种因素,机甲发挥出来的力量相较于武器力量值上限,是不足的。
所以过度这个改变不会出现。
他们和真正学武,能控制自己的人相比,还远远没有达到过度这个概念,所以不担心。
但是对于“玄武”这种重装机甲,和“繁星”这种装备不够精良的普通机甲不同。
他们的发挥值其实已经无限接近那个上限了,损失降低到最小了,这个时候莫星辰或是朱雀冲猛了,那他们的机甲就失控了。
他们会因为一个转体而导致用力过猛出现角度偏差,会因为输出过高出现机甲惯性过大,会因为用力过快导致自己肌肉拉伤的情况。
所以盛伊去和朱雀的教练沟通,得知她有点肌肉拉伤,就算在疗养舱内坐了几个小时也没恢复完全的时候,盛伊其实是沉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