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成了国宝级机甲教练(185)

而且培养单兵要耗费的资源是十个机甲兵都比不上的,可某些时候单兵的使用能力却不如普通的机甲兵好。

就拿林晗遇到的双台封锁来说。

单台机甲的封锁能力就算再卓越,再超群,也没有办法达到他们刚刚看到的比赛里,那个密不透风的地步。

卓霏宇文皓都曾这样封锁过自己的对手,但即便他们的机甲再强再快,也是存在封锁漏洞的,这就是单独作战和团体作战永远没办法相提并论的原因。

数量优势外化之后达到的并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在很多配合和针对下,一加一有可能大于二。

所以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力气去培养一个单独作战的兵种,也就是单兵。

他们承认机甲兵中可能有些人的操作会十分亮眼,但再亮眼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独当一面,甚至像现在这样作为整支队伍的利刃前锋,去单独开辟一条道路。

联赛单兵没有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甚至直到单兵上场一人抵挡整治队伍之前,还能听到这样的争论。

直到SS单兵和SS指挥一样统治战场,这些争议才消下去。

但这是各星系的单兵都发展起来之后,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重新无比真实深刻地重现在他们面前。

单兵是能打破多边作战的劣势,是能以一敌多的。

甚至因为林晗面对的单兵并不弱,他一个人也达到了一大于二的效果,他所达到的单兵的上限,甚至远超他们预期。

因为他完全没有改变自己的节奏以配合自己的队友,就完成了全部的破局乃至后面的碾压。

刚刚的场比赛中,你要说林晗的队友非常弱吗?

不,能到决赛最后一轮的选手绝不会弱,甚至因为他帮林晗撕开了那个联合封锁的口子,拦住了那两台机甲一会儿,观众都没办法说他在这局里是放水的。

因为如果没有林晗后面那番操作,他队友这个技术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绝妙发挥。

因为他同样打出了一个一对二,他的操作同样是高难度的。

那段作战时间里林晗的输出甚至不如他。

林晗的输出环境不好是因为他完全在对方的口袋里,但队友能不误入陷阱也是个本事。

他们本来是这样想的。

没想到林晗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从里面撕破,因为他也要靠近对手以掌握对方的节奏,也要靠一己之力把他们的优势给带过来。

别的不说,其他星系对于林晗这个心态和敢作敢为的气势是认可的。

可没想到,深蓝比他们还要震惊还要头晕目眩。

之前杜锦华开场的时候就已经把气氛带得很热烈,喊声叫得很高了,现在比赛还没结束他们喊得更疯狂更加不遗余力。

毫不夸张地讲,教练席那里的人甚至觉得这个顶会被他们的喊声掀翻。

作为烁金月白这样的老牌三校的教练的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型比赛都塞在一个场馆里接连进行。

但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仅仅能容纳一万多人的场地,连线上直播间和线上观众席都挤满了的,和他们相比有些简陋的比赛场地,充满了机甲爱好者的尖叫和呐喊。

这波声浪几乎震碎他们的耳膜。

当然也震撼了他们的心灵。

来深蓝之前,他们没有感觉到过那种危机感,来学习也只是因为好奇因为警惕,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比赛,感受过深蓝直播的氛围。

所以他们对深蓝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那个决赛第一轮都挤不进去,解说还要僵着一张脸解说其他星系的军校生如何如何力挽狂澜的深蓝那里。

现在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懵了。

谁能想到只是一场考核赛,深蓝,想到林晗,就能厉害到这种地步?

这种超越这种跨步完全突破了他们对于军校生状态有起伏,遇到大赛要调整,动改后还要小心翼翼的概念。

让他们第一次直白地感受到,深蓝和它的军校生已经不一样了。

而且林晗的表现的确很让人惊艳。

非要说的话,林晗现在有点像是上一场,学习模仿了其他学员运动节奏,然后极限反杀的申万那个怪物。

他们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可是对于节奏的敏感和对于比赛胜负的把控却是一样的,卓越而且超群。

这让人实在很难相信,李年视频里那个还在挣扎过线的军校生竟然真的是林晗,是无数还在为平衡苦苦挣扎的军校生自己。

他们也无法相信速度型攻击单兵的上限竟然能高到这个程度。

无法想象的人里面当然还包括杜锦华。

她做了这么多年解说,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