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嫂子,我可以。”
小周摆摆手,直接往肩膀上一扛就过来了,步伐轻松。
俞冉看得惊讶,这大水缸少说也差不多一百斤,他搬起来轻轻松松,果然不愧是当兵的,哪怕是勤务兵也那么厉害,简直是样样都行。
“小周,多少钱?我把钱给你。”
这大水缸和铁锅感觉要不少钱。
小周擦了擦汗,“嫂子,陆工已经给过钱了。”
俞冉笑,从厨房拿了一瓶海鲜酱给他,“正好遇到你,你就拿着吃吧,这是我做的,味道不错,这几次辛苦你了。”
她送的都是家属院的人,小周没结婚,不在家属院,而是在部队住宿舍。
小周不太好意思要,俞冉硬塞给他,“拿着,不然下次我就不找你帮忙了。”
这样说,小周才拿着。
眼里的笑更真诚了几分,“陆工说要两个锅,这样嫂子做饭才方便。”
“没事,嫂子我就先去忙了。”
俞冉看他走远了,跑到厨房里看已经放到灶台上的锅,心里暖暖的。
她没想过这边的灶台都是做的放两口锅的,一大一小,上次只买了大的,做饭和炒菜不能一起进行。
往往先炒菜在做饭,菜容易凉。
现在马上就七月份了,天气热还好,等到冬天冷了,吃凉的菜也不舒服。
偏偏大铁锅还不好买,问王文新,她们家的两个铁锅听说是找人打招呼买的,就这样还是前前后后间隔了好几个月才买到的。
俞冉发愁,就在陆煜景面前提了一嘴,说是有两口锅就好了。
没想到他竟然就记着了。
晚上陆煜景回来,就见俞冉笑容特别灿烂。
“怎么了?这么高兴?”
他笑着问道。
俞冉直接带他到厨房,“你买的锅刚才小周送过来了。”
“送过来了就好,我还怕锅不好买,让他注意瞧着,没想到这么快就买到了。”
“小周这人挺实在的。”俞冉道。
接触了几次,虽然小周是勤务兵,但做事周到人还活络。
“是挺实在的,我上次听说小周的领导挺看好他的,大概会给他升职位,虽然他是农村来的,但有个初中文凭,前两年因为表现好还去部队那边的学校学了一年。”
俞冉惊讶,“那他还挺好学的。”
陆煜景笑,“是啊,好学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
这边本来高学历的人就不多,更何况小周上过初中还因为表现好在军校学习了一年,就这就能够让他从那么多当兵的人中脱颖而出。
更何况他本身作为军人训练也不差。
俞冉听他这样说,还挺为小周开心的,“那他就不用担心退伍回老家了。”
这边每年都有很多人会退伍回去,有些是因为受伤,有些是因为年龄到了,又没建树,就要退伍了。
虽然这边训练也苦,但比回老家好多了,至少这边吃的饱,还有津贴拿。
陆煜景看了一下锅,放在灶台上面还是有些不服帖,“我再去和点泥把灶台弄一下。”
俞冉看着院子里跑着的两只母鸡,帮着他一起过去铲泥,“多弄一点泥,我们等会儿搞个鸡圈,对了你会弄吗?”
院子里还放了一些竹棍,她下午没事去坎了一点。
陆煜景笑,“这个简单,我等会儿弄一个。”
“俞冉,你也是的,都让你歇一歇,你又总是闲不住,不过要是肚子疼了就不要再弄了。”
看着她砍得竹棍,陆煜景有点无奈。
说了很多遍,但她总是不听。
想着待会儿还是要给她熬点红糖红枣茶喝。
听医生说多喝这个好。
她不喜欢姜就不放了。
虽然效果会差一点,但这本来就需要慢慢调养的。
俞冉向他调皮的笑了笑,“我这不是闲不住吗?这好歹是我们未来要住好几年的家,空荡荡的,总想着搞点东西填满,这样也能温馨一点。”
我们的家?
陆煜景听她这样说,心口一跳,和着泥的动作都认真了不少。
看着这房子,眼眸柔了几分。
本来他只当这只是简单的住所,但因着她的话,他现在只觉得这个地方温暖了几分,真有几分家的归属感。
想着这两天每天下班都想着赶紧回来,唇角就上扬了几分。
原来这就是家的感觉吗?
两个人一起努力,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
俞冉发现陆煜景今天一晚上的心情都非常好。
就连她指导陆煜景做饭,他都做的更娴熟了几分。
而且特别有耐心,还在搭的鸡圈上面铺了一层自己用稻草编的垫子,来给母鸡遮风挡雨。
晚饭过后,俞冉看着陆煜景又在锅里放了红枣,整个人一个机灵,“你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