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茵进去的时候正好经过少年的身侧,余光无意间瞥见他眼底的轻视,心下有了几分计量。
第四十二章
酒楼雅间内, 一位老者正坐在桌前,桌子上摆着几道饭菜,瞧着已经吃的差不多。
松沐一个眼神递过去, 钱掌柜立刻让楼里的伙计把这些碗碟都撤了下去。
那老者此时也拄着拐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不过一眼,他就看出这群人似乎是听命于那个女童, 心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朝她确认道。
“这位小友可是这唐味轩的东家?”
唐文茵边观察他, 边点头回到:“听说你们要找我?”
那弘业原本站到老者身后,听到她说自己就是这里的东家,顿时质疑道:
“你才多大,就说自己是这唐味轩的东家?怕不是你背后的人派你这个女童出来糊弄我们吧?
我们找你们东家是有正经事,不是你这小孩子能掺合的, 赶紧把你家长辈叫来。”
“弘业!”
他说话着实不客气,但那老者只是训斥几句,却不加以阻止, 明显是也有些不相信。
唐文茵见他们这般态度,也懒得同他们多言:“我就是这里的东家,你们既然不信, 那我也无话可说。”
说完她不再耽搁, 直接转身离开。
松沐早在弘业出言不逊时就不想继续待在这里,此时见小姐离开,毫不犹豫地跟在后面。
那老者见她们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神色有些纠结,最后还是咬牙叫住她们。
“小友暂且留步。”
他见唐文茵脚步不停, 往前快走两步, 再次开口:“在下顾贺轩, 诚心求见你们东家,有要事相商!”
他这话说完,唐文茵还没什么反应,却见松沐突然咦了一声,缓缓停下脚步。
唐文茵见状,疑惑地看向她:“怎么了?”
松沐却转头问那老者:“可是户部尚书顾贺轩顾大人?”
“在下如今早已不是户部尚书。”
她听到他的回答,这才同小姐解释道:“小姐,我知道顾贺轩。”
“之前小姐曾让我多留意各个地方的消息,我不曾松懈,也听说过这顾贺轩。”
唐文茵没想到这人还有些名头,不由问松沐:“他是什么人?”
“回小姐的话,这顾贺轩是青州人士,曾在朝中任户部尚书,在京城待了几年,新帝上任没多久后便辞官回乡,再无其他消息。”
弘业见她们俩一问一答,把自己和祖父晾在一边,忍不住嚷嚷道。
“你这小丫头想知道我祖父是谁,直接问我们不就行了?”
唐文茵对他的话充耳不闻,转头看向顾贺轩:“原来是顾大人,小女唐文茵,有失远迎。”
“唐文茵?”顾贺轩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倒是弘业反应过来她是谁。
“唐文茵?你是唐家那个傻子?”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眉头一皱,就连他祖父此时也没忍住拿拐杖打他。
顾弘业自知失言,乖乖受了这一棍子,但还是有些新奇地看向唐文茵。
“你不傻了?什么时候治好的,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顾贺轩此时也反应过来她是谁,摸着自己的胡子道:“原是安平侯家的小姐,不知令尊可还安好。”
“劳顾伯伯关心,家父一切都好。不过如今小女一家早已不是什么安平侯,只是一介草民而已。”
顾弘业见她不理自己,撇撇嘴也不再开口,只是自顾自地坐在一边。
那顾贺轩虽然早已脱离官场,但也知道唐家被流放一事,一时感慨良多,也不再重提。
只是他见这小姑娘行事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忍不住夸赞道:“令尊能有你这个女儿,倒是有福气。
不过既然知道你是唐家的千金,便好办了。”
他说完,转身请唐文茵坐下,桌上的碗碟已经被收拾干净,正好适合用来谈事。
唐文茵知道他认识自己爹爹,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只好坐下听听他究竟想要说什么。
“我这次过来,其实是为红薯而来。前段时间,百姓之间突然流传出名为红薯一物,其产量大,且抗旱,实为不可多得的良物。”
“而且经我了解,红薯一物最早在唐味轩中出现,在其他人还不懂如何食用,唐味轩便已经出现各种菜式。”
他面色严肃,神色间还是有些许犹豫:“既然小姐说自己是这唐味轩的东家,那你应当知道这红薯一事?”
唐文茵点点头:“小女的确知道这红薯一物,也颇为了解,就是不知顾伯伯想知道什么?”
见她承认自己知道红薯,顾贺轩神色里隐隐有些激动:“那你可知这红薯从何而来,可还有其他类似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