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公哼声,“庄太师从尚书房出走国子监,这鼎鼎有名的大学士倒是教起了普通人。”
普通官员的孩子都是在国子监中读书,但亲王、国公的后代都是同皇子皇女们一起在尚书房学习。对于已经习惯享受最好的十二国公而言,无法让自己的子女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他们断然无法接受的事情。
甚至不惜在言语上与他们最不对付的亲王为伍。
顺德帝看着底下你来我往,像是对火药味儿无从察觉,反倒笑了一声:“若是无人可用,又会是什么样子?庄先生能教得了一时,教得了一世,可教不了诸位的子孙后世。”
这一句话,戳到了在场所有人隐秘的痛处。
谁人不想福泽后世,子孙蒙阴。
荣亲王却沉吟一句,“庄太师,乃有大志之人……”
昭宁殿上,心思各异。
暗流涌动如同如今局面日渐紧张的大雍。
萧钦竹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心中想着如何才能带家人远离这场争权夺利的漩涡中心。
第43章 棋子
无论是凤仪宫还是昭宁殿, 两厢都不太平。
而这样的不太平,一直持续到金玉宴正式开宴。
庄良玉直到开宴的那一刻,才见到分别已久的萧钦竹。
金玉宴在兴庆宫举行, 这是雍和宫城中专门用来举行大型宴会的场所,宫内有一个独栋的小阁楼, 上书金玉阁三个遒劲大字。
这边是当年玄祖皇帝册封十二公的地方,后来题字金玉阁, 意为十二公皆为大雍金玉肱骨之臣。
金玉宴开始之前,会有一个必定的流程,便是由皇帝登临金玉阁,在高楼上宣读这一年来十二公的功绩, 并进行嘉奖。之后会敲响金玉阁中特意铸造的明玉钟,以求金玉长鸣, 福泽绵长。
在场所有人穿的都是盛装, 十二国公穿着厚重而华丽的国公服,九旒浮动, 金玉相辉,九章纹哪怕在这个阴沉的午后也格外清晰,头带着形制独特的国公帽, 长长的飘带在冷风中飞扬, 像是能飞到天上。
顺德帝在宣读完功绩与嘉奖之后,十二国公要依次带领各家继承公爵之位的子嗣到金玉阁中进香。
庄良玉与萧夫人站在一处,看着十二国公按照宣读顺序依次进楼。脑中不住回想着方才顺德帝宣读的关于十二国公这一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建树, 这是庄良玉第一次将十二国公与大雍朝的各行各业联系起来。
怪不得是十二公,怪不得是庞然大物。
十二国公凭借着开国功勋几乎把持了大雍朝各行各业的命脉。盐、铁、漕运、布料、香料……十二国公就像是十二个怪物, 将赵氏皇族高高架起, 然后成为背地里的操盘手。
庄良玉的目光看向萧夫人, 萧夫人只是对她露出一个平和的笑容。
萧家,忠国公府。虽然萧家人行事低调从不曾提及,但掌握着诸多矿场,萧钦竹的镇北军除了镇守北境边关,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使命便是镇守大雍朝北部地区繁多的矿场。
庄良玉心下了然,怪不得当初她在设计农庄和宁记所需要的设备时,萧钦竹会对她提到的轴承上心,而在这之后,农庄也确实走官家渠道买到了一批品质不错的铁矿。
也怪不得顺德帝执意要让父亲留在国子监中。被十二国公把控的各行各业,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一直被十二国公家族压制的官员就是推翻十二国公的希望。
庄良玉的呼吸忍不住粗重起来。
但——
既然如此,顺德帝更应当让庄家与十二国公没有接触,不要产生利益纠葛,确保这个为他培养新鲜血液的太师不会被任何一方拉拢。又缘何同意她与萧钦竹的婚事?
除非顺德帝确信忠国公府是完全站在他这一边,否则就算萧家是纯臣,誓死效忠整个赵氏皇族也断不可能如此深得顺德帝信任。
寒风凛冽中,庄良玉感受到来自对面的视线。
几乎不做他想,庄良玉就知道这是赵衍恪在看她。一些不成型的猜想慢慢在庄良玉脑海中浮现,所有事情之中,必然有赵衍恪从中插手。
赵衍恪并非像他外表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温润无害,相反这是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毒蛇。
庄良玉仿佛在这一刻被寒风吹透。冷风像是刮骨钢刀让她忍不住战栗。灰蒙蒙的天幕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向她袭来。
这是庄良玉来到这个世界十八年来第一次有后悔的感觉。
她头一次后悔自己的弱小和无助,于是只能在这场看不清方向的棋局中做一个一无所知的棋子。
现在顺德帝要利用她,赵衍恪要利用她,萧钦竹——
突然,有人握住了她的手。
冷风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