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夫人微笑,缓过神来的萧吟松顿时兴奋地叫了一声,一头扎进萧夫人怀里,“娘你好厉害!你比爹还厉害!”
身为户部尚书,正忙着清算年底各部账目的萧老爷打了声喷嚏,摸了摸身上的衣服,忍不住怀疑是昨夜着凉了。
萧夫人说:“娘只是做了一些小事,比不得你爹,做得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萧吟松撇嘴,满不在乎:“他做天大的事也少不了人指着他骂,可娘做的事就算很小,但让每一个吃到宁记的人都很快乐。”
“吟松,话不可这样说。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你爹的一举一动关乎千万民生,总会触及别人的利益,不是没有人反对就是好事情。”
“对于朝堂来说,明里暗里会有无数对手,当所有人都在称赞你的时候,才说明你做了蠢事。对手只会为你的失误鼓掌。”
萧吟松似懂非懂地点头,却还是固执道:“可我还是觉得哪怕娘只是开了一家糕点铺子,但作为第一个在西都城里开铺子的夫人,娘也是最厉害的。”
童言童语往往无所顾忌。
萧夫人的所作所为,近了看不过是一家铺子而已,远了看却是在手工业和服务行业切实推动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并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
庄良玉,有一种看到希望的感觉。
第37章 许愿
早上喝了热汤的庄良玉没有感冒, 倒是当值结束归家的萧钦竹和萧老爷有了些风寒的症状。
连萧吟松也没能逃过一劫。
家里一下多了三个病号,萧老夫人气哼哼地说他们三个不过脑子,大冬天里吹冷风喝酒, 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咸鱼庄良玉对即便生病也忠于职守的萧钦竹致以崇高敬意,致敬完, 又将人一把按回床上,将药碗放在还想挣扎爬起来的萧将军面前。
“喝药!”
好在大家身体都还不错, 闹了风寒,三五日便好了。
……
伴随着天气越发寒冷,年关也越来越近。
朝中,三省六部忙着年关清算;家里, 庄良玉和萧夫人忙着置办年货。
当然,萧吟松也要忙着考试。萧家祖上都是文臣, 注重后代的功课学问, 故而全府上下都在关注着萧吟松人生当中即将迎来的第一次大考。
萧吟松虽然不爱学习,还总想些逃避功课的小聪明, 但到底是个聪明的孩子,完成考试对他而言难度不大。
甚至还有胆子去找萧老夫人讨要彩头。
问到庄良玉跟前的时候,庄良玉神秘一笑, 她说:“我绝对会送你一份难忘又深刻的礼物。”
萧钦竹好奇, 问她准备送什么。
庄良玉闭口不谈,全程保密。
……
忠国公府的年味儿越来越浓,张灯结彩, 红纸盈堂,各式瓜果点心都摆上桌, 萧夫人也在张罗着给全府上下都做一套新衣裳。
庄良玉跟着萧夫人到萧家的铺子里选布料, 绫罗绸缎几乎要挑花了眼。萧夫人对布料的来历、工艺、手法都如数家珍, 每一种都能说上许多。
“母亲如何知道这么多?”
萧夫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海兰宁氏,苏杭一带纺织的行家,有百座蚕场,铺面更是开遍整个大雍。”
庄良玉微微吃惊,她知道萧夫人来自海兰宁氏,可——从不曾知道竟然是如此有背景的海兰宁氏。
萧夫人随手挑了一匹湖绿色的缎子,上面印着花草纹样,在庄良玉身上比了比,“过两日要进宫面圣,届时不可穿着太素。”
庄良玉的服饰审美说不上有多好,只是曾经习惯了现代的穿衣风格,总喜欢一切从简,优先考虑的都是衣着的方便与否,放在萧夫人这里就成了衣着太素。
赵氏王族有一项传统,便是每每年关将至,在小年夜的第二天会特地召集十二公在雍和宫城的兴庆宫中进行宴会。
十二公会携家眷一同出席参加。
赵氏王族将这项传统保留近四十年,并将其命名为金玉宴,意为永远不会忘记金玉阁十二公为大雍朝的建立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子孙后代永享祖辈荣光。
庄良玉这些日子跟着萧夫人又去过几次别家夫人筹备的小宴会,对这种社交活动目前处于麻木无感的状态。
萧夫人还在给庄良玉挑布料,纱、罗、锦,各式各样,多到庄良玉面前几乎要堆成小山。
庄良玉去扯萧夫人的衣袖,“母亲,这些已经够多了。”
萧夫人微微叹息一声,“我倒是真的很想有个女儿,只可惜家中两个都是小子。”
“双子也是莫大福气。”
萧夫人虽然受用,但还是嫌弃两声,“两个讨债的儿子。光看布料也不够,胭脂水粉,簪钗首饰,等下你都好好挑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