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碎碎念了半天,羊始终不抖擞,就说明亡人对这个送羊的晚辈有意见,不愿意领他的羊,那么,这个人,就格外尴尬。
徐老太爷活了八十多岁,儿孙满堂。
领羊仪式必须有。
每个儿子都有羊。
孙儿也都有。
几个女婿合买一只。
几个孙女婿也合买一只。
林虎自己一个人也买了一只大羯羊。
合计十九只羊。
对此,庄子上的人都欢喜得很。
只要徐老太爷领了这些羊。
那全庄人就有口福了。
因为,羊一旦在灵堂上一阵抖擞,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被宰杀。
宰杀后的羊会被做成丧宴,全庄子上的人都可以吃。
看着这些羊,大家都说徐老太爷的脚把腕丰盛。
这会子听见麦子喊“领羊”,白玉兰就催林虎:“你快去看,可不能领你的羊时你不在场。”
林虎把橘子放在白玉兰手里,说:“我找个人来给你作伴。”
“不用了,除了李月季,再没啥坏人。”
“坏人脸上又没写字,啥人都得提防着。”林虎亲了一下媳妇的额头,“我把大白狗的链子放开,让它在院子里陪你。”
“那也好。”白玉兰答应了。
昨天晚上,那三个人翻墙进来的时候,大白狗咬得可凶了,但它只能在原地疯咬,因为铁链子拴住了它。
林虎走出院子解开了拴大白狗的绳子,大白狗好像早就知道它的职责似的,不往有肉香味的徐家跑,反而跑进了院子。
它也没在院子里乱跑,而是跑到白玉兰所在的屋子的门口,白玉兰掀开门帘,它也不进屋,就那么蹲在门口,像个保镖,或者说是门卫。
白玉兰在它洁白的脑袋上摸一摸,它就摇一摇尾巴。
白玉兰不摸的时候,它就那么看着白玉兰。
白玉兰正在吃红薯干。
她吃的时候,大白狗就那么蹲着,但它的脑袋一会儿向左偏着,专注地看白玉兰嚼红薯干,一会儿朝右偏着,专注地瞧着白玉兰嚼红薯干。
那意思,你吃得那么香,咋不给我吃呢?
白玉兰被它逗笑,问:“你想不想吃?”
大白狗摇几下尾巴。
白玉兰就把红薯干放在它面前的门槛上。
***
这边,徐家灵堂。
大帐篷底下,中间站着十一只羊,周围跪着一群孝子。
外面围着一群庄子上的人。
其中一个人大声说:“老队长,这是你的八个孙儿三个女婿,七个孙女婿的羊,花脸的是你大孙儿的,青头的是你二孙儿的……那只最肥最大的是林虎的……那只小的,是你三个女婿合买的,那只没长角的是你七个孙女婿卖的,儿孙们一片孝心,您老看着领了吧。”
话说完,跪着的孝子们紧张地瞧着羊,希望先领自己的羊。
很快,第一只羊全身抖擞起来。
众人一看,是林虎的羊。
大家都没啥说的。
先领林虎的羊是应该的。
老太爷活着的时候,没少享林虎的福,吃的穿的用的,林虎时常给买,比哪个儿子都上心。
继而领了徐老大的羊。
看来,他对这个长孙也很满意。
徐大嫂脸色露出了欣慰之色。
所有的羊都领了,唯一没领徐老三的羊。
徐老三尴尬极了。
那人就代替徐老三对徐老太爷说:“您老这三孙儿是唯一一个捧铁饭碗的,以前是糊涂,现在迷途知返了,您老就领了他的羊吧?”
那羊也不抖擞,只盯着徐老三看。
那人又说了好多话,羊还是不抖擞。
众人就对徐老三说:“你爷看你呢,你自己说吧!”
徐老三被看得心虚,只得嗫嚅着说:“爷,我知道我错了,你放心,我以后会对我娘和玉香好的……”
第187章 瑞芝改嫁
说也神奇,徐老三这么一说,那羊爷不盯着他看了,转而盯着徐三嫂看。
徐三嫂却低下了头。
腊月里,徐三嫂从林虎白玉兰那里搬回家,并没有和徐老三住一起,而是住在了她婆婆的屋子里。
这些天,徐老三对她各种讨好,但她总是不理会。
她已经决定开春暖和了,自己盖两间房子单独住。
徐老三两口子的事情,庄子上的人也都知道,也有好多劝和的。
但这种事情,除非当事人,别人的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痛痒的。
想起男人曾经的所作所为,徐三嫂的胸口就堵得慌。
又加之跟白玉兰去了几趟省城做生意,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离开男人,照样可以生存。
此时此刻,那只羊看着徐三嫂,似乎有所期待。
众人对徐三嫂说:“徐三嫂,你看在老太爷的面子上,原谅徐老三吧,你看看,老人家就放心不下这个三孙儿和三孙媳啊,现在老三也学好了,浪子回头了,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