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嫁糙汉:回到逃婚前一夜(172)

可见林虎是用睡觉的时间包饺子捣蒜泥了。

“除夕夜本来就不睡,我坐夜守着你啊。”林虎的大手在她脸上轻轻摩挲一下。

白玉兰穿好衣服洗漱了,将洗漱的水倒进一只早就准备好的铁皮桶里。

庄子上过年的讲究,从除夕到初五,是不能泼水倒垃圾的,水和垃圾都要集中起来,在初五的凌晨送穷神的时候送出去。

这几天也不能动笤帚和剪刀之类的。

她今天穿的红棉袄,如缎子一般光滑的头发上松松绑了一个红绸带,表示喜庆。

红色让她原本就白里透红的皮肤更像三月的桃花。

林虎将两碟煮好的饺子端上木桌。

桌子上已经摆好辣椒油,油泼蒜泥,香醋。

“给,蘸碟。”林虎将两只小碟子用开水涮过,摆在白玉兰面前。

白玉兰原以为这饺子是庄子上最早的,刚吃了两个,大门外就一阵孩子的笑声。

接着,呼呼啦啦进来不下三十个小孩。

几乎是全庄的小孩都来了。

孩子们进了院子,直接进堂屋。

为首的一个孩子上了香,跪下磕头。

其他孩子也学着他的样子纷纷磕头。

磕了一个头站起来,又跪下去磕,一边磕一边嘴里念叨着:“给虎叔拜年,祝虎叔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后面的一群孩子也喊着同样的吉利话。

接着,这孩子又 跪下去:“给玉兰婶子拜年,祝玉兰婶子早生贵子!”

“快起来吧。”白玉兰已经用大簸箕装了一簸箕年货,里面有糖果瓜子花生核桃大豆,给每个孩子的兜里都装得鼓鼓囊囊,又每人发了两毛钱压岁钱。

孩子们高兴极了。

其中一个孩子说:“比我爷爷还给的多,我爷爷一人才给一颗糖一毛钱。”

孩子们说说笑笑地又跑了,要去下一家拜年。

每年过年都这样,一群孩子结伴家家户户去拜年。

通常这个时候,再吝啬的人家,也会给孩子们发年货。

孩子们走后,林虎吃饺子也吃得有些急,他急着去给老队长拜年。

孩子们都开始拜年了,庄子上的男人们也马上要集合拜年了。

“想去现在就去吧,回来再吃。”白玉兰瞧着他满嘴都是饺子的模样很好看。

这个男人,不管做什么,都那么帅。

林虎果然放下筷子,穿好衣服,拎起早就给徐老队长准备好的礼物就走出去。

徐大嫂家,徐家老兄弟小兄弟都到齐了,炕上地下摆着几个桌子,都在打纸牌。

林虎来,上了香,给徐老太爷拜了年。

之后,庄子上的一群男人,就像刚才那些小孩子,挨家挨户给有老人的人家拜年。

不过,他们拜过年就走,绝不要年货和压岁钱,反而每个人或多或少给老人一些钱。

这就是庄子上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

男人们小的时候挨家挨户拜年收压岁钱。

长大了,挨家挨户拜年,将当年的压岁钱成倍返还给当年给他们压岁钱的老人们。

拜过年,有的就集中在老人家打牌,有的就回家。

林虎家里有新娶的媳妇,自然是回家。

徐老八和徐老七想拦着他耍五分钱的“推拖拉机”,他都不耍。

所谓“推拖拉机”,大概就是一种纸牌游戏。

“虎哥是娶了庄子上的仙女,连咱们兄弟都不要了。”徐老八打趣。

“你这当兄弟的算啥,常言道,娶了媳妇忘了娘,娘都能忘掉,别说一个不相干的兄弟了。”徐大嫂进门端着凉拌豆芽,听见徐老八的话,笑他。

徐老八不以为然:“我就没忘娘,娘到啥时候都是我亲娘。”

徐老七就笑他:“你媳妇要是有玉兰那么好看,你别说忘了娘,怕连你自己是谁都忘了。”

徐大嫂拉着林虎坐下,硬让他吃几口菜再走。

林虎没办法,只得坐下,吃了一点扁豆芽就起身:“大嫂,我回去啦。”

不等徐大嫂回话,人已经出了大门口。

众人都笑林虎,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男人,却是第一个怕媳妇。

“我看林虎以后准是个妻管严。”

“那玉兰说啥,他都听。”

“那玉兰要啥,他都能给想办法整到。”

“是啊,我听人说,说她想吃荔枝,林虎都给整到了。荔枝是啥东西?那可是古代皇贵妃才能吃到的东西。”

“林虎也把玉兰惯得没边了。”

“幸好上面没有婆婆,要是有婆婆,看见儿子那么宠媳妇,可不得气死。”

一屋子,大多数是说白玉兰的。

一直默默打盹的徐老太爷忽然说了一句:“你们都别说玉兰,幸好咱这庄子上有玉兰这么好看的女娃,不然,林虎能留在咱这庄子上?林虎不在庄子上,你们能找林虎借这个借那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