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岛种田后我成神了+番外(145)

作者:啃好大个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奉天解释完, 梁王长叹了一声。

“是寡人唐突了, 神使大人见谅。”

奉天摇摇头:“陛下为百姓考虑, 不算唐突。我会将此事禀告神尊,若祂有神谕降下, 我会尽快告知陛下。”

梁王又升起了一丝希望, 连连道谢。

与曾经对大国师不得不让三分时不一样,现在梁王对奉天是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崇敬。有这样一位真神神使, 是大梁之幸。

梁王与奉天短暂商谈后便又各自忙活了起来。

奉天将甘露瓶中的晨露倒出给灾民们清洗伤口, 梁王则与国相商量, 接下来如何安置这些灾民们。

国相在国都里找了一处即将拆除的街巷, 可以暂时让灾民们住进去。但让他们长久的待在国都也不是个办法。

两州四府的旱情已解, 灾民们需尽快返乡。

梁王从自己私库里取了万两白银,国相也掏了五千两私人积蓄出来,他俩准备用这些银两来暂且安置灾民。先让他们在国都安顿几日,待养好了身体,便赐他们银两让他们返乡去。

梁王还打算把瞒上欺下的国都官员们重重的惩处一遍,京兆府尹若能戴罪立功,梁王可以不摘他的乌纱帽,但他若是也跟那些瞒报的官员有牵扯,梁王便要将京兆府尹革职查办。

国相看上去有些忧虑:“陛下,上次清洗朝堂已经让众臣人心惶惶了,这次若再来一回,恐怕会让朝臣们不安呐..........”

国相的意思是这次可以缓办轻办,不必兴师动众。但梁王却觉得,这些官员连君主都敢欺瞒,若是从轻发落了,以后还指不定要生出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来。

大梁的君权一直算不上独断,历任梁王,几乎也没有能独揽大权的。

因为梁国里上有海神庙里的大国师,下有世家出身的众臣。

梁王作为国君,实际上手中的权利却总是受到各处制衡,这也是为什么梁王从小学的帝王之术都涉及朝堂党争各方制衡的缘故。

但现在,如今的梁王觉得,或许他可以做一位前无古人的国君。一位不受到任何朝臣世家牵制的大权在握的国君。

所以,曾经梁王能忍受的朝臣们的“心照不宣”,现在他不想再忍了。

国相见梁王态度坚决,也只好闭嘴。

他是梁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提拔起来的心腹,不能在这种时候跟梁王对着干。

于是梁王便自顾自的定下了下一次清洗朝堂的决定。他要让所有的世家官员都明白,只有国君才是大梁真正的掌舵人!

以后若谁敢违逆他,欺瞒他,再弄出个什么他不知道的灾情流民,他必不轻饶!

国相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却不敢多言,只闷头继续干活。

老林子外,已经领到了粥包扎了伤口的,都是安昌府的灾民,他们在官兵们的指挥安排下有序的站到了一侧,免得待会其他州府的灾民出来了没地方下脚。

大约又过去了半个时辰,林子里又走出了一群北定州明水府的灾民。

他们在安昌府灾民的解释下,将信将疑的出来看看情况。但一出来闻到了粥米的味道,他们就抑制不住的激动了起来。

好在施粥人们现在都有了心理准备,加上奉天也在旁边,又有安昌府的灾民们帮忙,很快,明水府的灾民们也陆陆续续的领到了粥,并没有发生之前那样抢粥的事情。

安昌府的灾民们现在已经填饱了肚子,他们看到明水府的灾民们和自己一样的惨状,都有些同病相怜,便有人主动站起来,帮着施粥人安抚新来的灾民,维持秩序。

老林子外的气氛终于和缓了起来,后头又有人去林子里寻到了丘山府与化平府的灾民,四批灾民共计两千多人,都被官兵们统计在册,稍后便会分批带他们回城安歇。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老林子里,居然又走出了第五批灾民。

不是梁人。

而是与大梁相邻的陈国人。

他们之中有些是行商,有些是逃荒时走错了路的百姓,还有些是本就住在陈梁两国交界处的边民。

这些陈国人逃难到梁国,本来以为自己要客死他乡了,却没成想听到了林子里的动静,知道了梁国君主与神使竟亲自带着人在外头施粥,他们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饿得脑子都混沌了陈国难民们心想,他们不求吃饱,只要能得一点残羹剩饭就行。

梁王与奉天都有些诧异。

但看着他们与其余灾民如出一辙的惨状,和筐子里剩余的粥米,梁王和奉天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给这些陈国难民们也递上了稠粥。

陈国难民们受宠若惊,捧着粥碗边喝边流泪。

梁王与奉天商议了片刻,决定暂且把陈国难民们就地安置在老林子附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