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同的还是周周。
不知道她抱着什么想法进入的,获得的题目是港口水手常玩的□□赌。就是六颗子弹只有一颗是真的,双方轮流冲自己开枪的勇气冒险游戏。
不过在幽灵船里,她被要求选择冲自己开枪还是对准桅杆。打到桅杆的话桅杆便会被替换。
但周周倒是够果决,一气儿全都冲自己开枪,保护住了桅杆。
这就是完美默契配合的饿梦之队吗?几个人保住了一根桅杆。
不过这一轮下来,根据大家的情况一综合,她已经确定了,她们的确是每个人各自接触、体验着幽灵船的一部分。错误回答或者选择则会导致相应部分被替换掉。
而猜出是什么也的确是他们第一步的问题,但或许,不应该太快跳到整艘船。
她只能推测,这是一个不太灵光的古板题目程序,她们就应该按部就班地猜出自己所在的具体船的部位,像她这里,就是被替换掉的底层甲板空间,红发对应的部分是船头,楚哲是船尾,而周周则是桅杆。
有了这种明悟,范仁绮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执拗,跟大家一沟通,便不屈不挠地再按。她倒要看看,还能再来几轮。
这次,她看见了一艘高大、轮廓优美但同时非常荒谬的船。
那些被他们的选择导致替换的部分,被替换成了简笔画。整艘船像是一幅写实的照片跟小孩子胡乱的涂鸦奇怪地拼接在一起。
比如,船头被涂成了简陋的三角形,最前端装饰着卡通红色猫咪。船尾的情况也类似,装饰着金色蛇尾。从范仁绮的角度暂时看不见底层甲板,估计也不容乐观。
只有那桅杆笔直地矗立。
这就是“配合”的意义吗?他们所有人的行为在这里是累积的,最终,将之替换成了这样奇形怪状的东西。
而那些未被替换的部分,又如此真实细腻地展开在她眼前,像是三维的、立体的、真实存在的生动场景,不仅仅是照片。正因如此,这种把二维和三维硬凑在一起的产物,才显得分外荒谬。
那些原有的部分与简陋涂鸦是那么格格不入,有一种恢宏沧桑的美,似乎已在海上航行很久,战胜了很多风暴而来到她眼前。
她甚至看得到桅杆上旗帜在风中猎猎。
她不由得向前走了几步,伸手探去,带着叹息想,所以……替换的后果难道是她们现在要开着这一半是真实一半是儿童涂鸦的船去探险吗?
【叮!回答错误!】
……行吧,习惯了。
这种枯燥乏味,只能靠一轮一轮试探着往前推进的游戏消耗了她们相当长的时间。
像某种接力赛一样,她们逐渐填充和完善了整幅场景:海滩,港口,蓝天白云……
像是从无边黑暗中描绘了一幅画,但这幅画是真实的、动态的存在,如同一段视频,或者某人的记忆。
当他们站到甲板上试图填补海浪的细节,便会感受到轻微的摇晃和海风,同时看到,听到,嗅到……
最后她们甚至推测补充出了研究院自身,像一个比现在更崭新洁白的碗,就倒扣在幽灵船停泊的不远处。由此可见,这幅场景俨然就是她们所在之地。
或许,这就是曾经存在过的某个时刻。
而这艘幽灵船,曾经停泊在这里。
她们不知疲惫地继续,不知道尽头是什么,直至黎明到来。准时地在六点钟,这场只依赖于她们推测的探险,被通知声和刺耳的防空警报尖鸣声打破。
“下面转发【研究院通知】
敬告港口区求生者
现在时间是12月25日06:00时,保护期截止,现在开始全面模拟真实环境。”
港口区。
被恍然惊醒的范仁绮一愣,更加在意起这个细节来。如果她们都是“港口区求生者”,会不会还存在别的区域?
比如,她们此刻看不见摸不着,但曾经存在过的幽灵船区?
再者,广播里为什么一直说是转发通知?她们按门铃得到的说辞可是相当直接,广播却在开头强调这么一句,并不直接以研究院的殪崋名义与语气。这意味着什么?
范仁绮凝神细听,发现她其实并无法分辨广播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好像笼罩在四面八方,直接响彻在整个港口上空。
但她逐渐嗅到,空气中传来奇怪的硝烟味道。很快,除了楚哲,范仁绮发现在系统给的视野里,他们都带上了一行负面状态标记【美杜莎的目光】。
她试着动了动手脚,果不其然,大概是类似迟钝、石化的减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