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何安(85)

后来周宜的工资高了起来,她才有机会喘口气,孩子也在那时适时到来。

孩子出生后才是矛盾的开始。

月子里公公婆婆不是头疼就是脑热,加起来伺候了不到三天。周宜生孩子难产,产后极度虚弱,要求自己花钱请个月嫂,被公公婆婆和蒋少瑜拒绝,拒绝的理由是,别人知道了会笑话他们不伺候月子。

她不得不自己在月子里带孩子。孩子两个钟头吃一次奶,吃完要拍20分钟奶嗝,周宜往往拍着拍着就坐着睡着了,所以,在最需要帮助的月子里,她几乎整夜整夜没有躺下来睡过觉。

婆婆还告诫她,蒋少瑜白天要上班,让她懂事点,不要让孩子打扰他夜里睡觉。

失望应该是从月子里萌生的。

出了月子爷爷奶奶就回老家了,周宜一个人带孩子带到产假结束。或许这样表述起来很简单,但常人根本没办法理解,一个新手妈妈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独自面对孩子的无奈和心酸。

产假结束,奶奶不得不过来帮忙带孩子。但只要到下班时间周宜不回家,电话就会一个接一个的打过去,课备不完的时候,只能等孩子睡着之后再起来备课。

为了安抚奶奶,所有大小节日,周宜都要给孩子奶奶发个大红包,买套上档次的衣服或护肤品。

自己的衣服因为发胖也不得不换,却只敢去菜市场边的批发市场去淘。穿出来后还要被婆婆讽刺看着比自己儿子大好几岁。

那段时间周宜工作上频频出错,领导虽然用“一孕傻三年”委婉提醒她,但不满的意味还是表达得清清楚楚。

孩子不到两岁断了奶,奶奶就吵着要带孙子回老家,周宜坚决不同意。却在那年高考完外出培训时,被告知带着孩子回去了。

周宜哭过,闹过,但三对一的形势下,没有任何人尊重她的意见。

事情终结在培训结束当天的下午。周宜一整天都莫名其妙地心慌,给回老家陪孩子过周末的蒋少瑜打了一天的电话都没人接,爷爷奶奶的电话也没人接。

傍晚6:38分,周宜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这个时刻,电话响起时她就是那么鬼使神差地看了眼时间。爷爷的电话打过来,嗓子已经喊哑了,哭着叫道:“球球没了,球球没了……”

周宜没有理解那句“球球没了”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六月天里手脚冰凉,浑身血液凝固,自己站在那里连动下手指的力气都没了。

球球被忘在了车里,在室外温度高达38°的夏季白天,被关在了无法从内部打开的车里,整整一天。

爷爷早上出去下棋了,爸爸带着奶奶和球球去儿童游乐场。

到了游乐场蒋少瑜就去约会了,在老家他有个初恋,高中同学,几个月前俩人见面后又旧情复燃,所以把奶奶和球球送到目的地后,他就兴冲冲地走了。

奶奶在下车前接了老姐妹的电话,说在游乐场旁边开了麻将桌,到地后她也急匆匆的赴约了。

爸爸以为奶奶带孩子进了游乐场,奶奶以为爸爸带孩子进了游乐场。

当他们都以为两岁的球球欢乐地在海洋球池里打滚时,被自动落锁锁在车里的球球正忍受着高温的蒸烤。在五六十度的车厢里,球球抱着再也吸不出水的水杯,绝望地闭上了眼睛。透过乱糟糟的头发和衣服,不难看出孩子走之前有多痛苦。

周宜三个小时后赶到了医院,一切都晚了。

爷爷奶奶满面愧疚地相互搀扶,蒋少瑜被初恋情人温柔地抱着胳膊,只有她的球球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他唯一像周宜的灵动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他总是喋喋不休的小嘴巴,再也不会喊妈妈;他胖乎乎的小手,再也不会高高举起,喊着“妈妈抱”。

她永远地失去了她的球球,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牵绊,她维系这段感情的唯一的纽带。

看着相互搀扶,默默流泪的四个人,周宜一下就全懂了。

懂了为什么爷爷奶奶不想在城里带孩子,因为这里足够他们自由。

为什么一向不陪孩子的蒋少瑜周周都要跑回老家,因为老家是他的温柔乡。

所有人都要分开她和球球,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在乎她的球球。

周宜那时候突然就冷静了下来。她一把夺过蒋少瑜手里的车钥匙,抱起已经冰冷的球球,抱着原本软糯糯的,而此时已经僵硬了的孩子,发疯了一般冲向车子,温柔地把孩子放在后座,连夜驱车回到了绿城。

没有跟任何人商量,也未曾假任何人之手,她给孩子办了葬礼,买了墓地。

然后大病一场。

蒋少瑜一家四口是五天后回绿城的,周宜没问他们为什么拖了那么久,或许是在等蒋少琮,或许是不敢面对她的怒火,却恰好来得及把晕倒在地的周宜送到医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