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科举文里当族长(172)

可是对于翟明远来说,两位对他帮助良多的善良老人这一走,他的心里顿时空唠唠的,好像缺了一块似的,一点儿也不习惯。

把两位老人都下葬后的某一天,翟明远本能的拐到了翟老六家,还没进门就大声的叫道,“六叔,我想到一个好主意……”

话没说完,就看见了院子里小孩子身上扎着的白腰带,他想说出的话顿时就咽了下去,换成了深深的一声长叹,“原来我六叔已经走了啊!”

说完,他连看也没看刚出门的翟老六的儿媳妇,身影落寞又伤感的往外走。

“刚才是谁来了?”

翟南之前在后院干活,隐约的听见了前院的声音,这才急匆匆的走过来,可是没想到到了前院是空无一人,于是他才对着自己的媳妇问道。

翟南的媳妇是县城米店刘千山的大女儿,这米店的刘千山,那也是县城的一号人物,要说他的女儿被也是当成掌上明珠长大的,为什么县城里的公子们不选,非要选翟南当他的乘龙快婿呢?

这当然是因为翟南早在几年前已经被翟老六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主要辅佐翟明远管着偌大一个翟家村,成为了翟家村的大管家似的人物。

这样一个身份的男人,当然配得上米店老板的女儿了,其实可以说一句大话,随着翟家村的不断发展,刘千山女儿的身份其实有些配不上翟南了。

不过翟南倒是很喜欢自己的媳妇,平日里对于这一位精明的女人很是喜欢。

刘氏这边听见了丈夫的问话,她圆圆的脸蛋上浮现出一抹无措上,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小声的回道,“是族长,他以为公公还活着,像往常那样来找人了。”

这时候,翟南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过去这些年,翟明远有什么计划也都是找翟老六商量,因为对方觉得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而最受翟明远信任的当属是他爹翟老六了。

唉,翟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别说族长不习惯了,就是他也长长有问题想要开口问他爹呢!

可惜的是,人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翟明远无言的回到了家中,孩子们问他去哪里了,他只是敷衍的说出去溜达了,只要一旁的傅清漪看出来了他心情不好。

“你是怎么了,感觉很没精神的样子,是哪里不舒服吗?用不用给你请一个大夫?”傅清漪走上前,先是摸了摸翟明远的额头,然后拉着他的手,关心的问道。

翟明远摇摇头,拒绝了妻子的提议,他解释道,“我身体没问题,不用看大夫的。只是刚刚去了六叔家,所以心情不太好。”

事情已成定局,就难以改变,傅清漪可没有起死回生的本事,所以此时也只能做一些安慰的工作。

“明远,六叔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遗憾,更何况,他是喜丧,走的很安详,你也不要伤心了好吗?”傅清漪抚摸着翟明远的后背,安慰着他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呢?但是每每脑海里想起六叔的音容笑貌,我就觉得伤感。”翟明远反手握着傅清漪的纤纤玉指,用力的攥在自己的怀里,眼眶微红,心里发酸。

傅清漪没有再说话,此时她只能紧紧的把对方拥抱在自己的怀里,然后给与对方坚强的力量。

翟家村的情绪就像是翟明远一样,低落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勃勃生机。

又是一年的春日。

到了春耕的日子,又是农民忙碌的一年起始。

翟明远现在虽然还是一族之长,但有时候也会亲自下地耕田,每每这个时候,就有人问,“族长,您都这身份了,怎么还亲自下地呢?”

毕竟这时候的翟家村因为营养麦子畅销的缘故,很多人家都已经不用自己亲自下地了,赚的钱多了,村人们已经舍得雇佣别人来帮忙种地了。

但是翟明远这完全不同的画风,总是会引起别人的好奇。

不过这回倒不用翟明远亲自解释其中的原由了,因为他的儿子翟睿哲已经替他出声了。

“我爹爹说了,人不能忘本,翟家就是从农民过来的,不管以后多么有钱,多么有权,以后也得记住了,当年贫困时候的饿肚子的模样。”

翟明远不仅自己心体力行的这样做,最重要的是,他准备在全村开展这个运动,并把这个惯例写进宗族的条例里。

他亲自带领着村子里的人种地,每个月都有一次例行干活的活动,就是为了不让翟家村的青年们养成四肢、不勤五谷不识,只知道埋头苦读书的傻子。

还有另外一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翟明远发现,翟家村有钱之后,有了一些不好的迹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