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有头有脸的各大家族汇聚于此,盛况非凡。
齐国公真真是个会享受的,西湖中心的亭子是这次为了接风宴单独搭建的最大,可容纳百人,亭中有一大舞台,自打宴会开始便不停歇的奏着歌舞。
齐国公带着夫人与女儿同坐亭中,当真是风光无两。
宴会外聚集了不少小摊小贩,富人聚集的地方他们也好讨些生计。
杭州州府的大人们也被邀请参宴,他们在宴上当真是坐立难安,城里的饥殍还没结束,宴上的吃穿用度又是极尽奢华,这些大人们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国公邀约,他们又不好不来,生怕驳了国公的面子,但悄悄来了,又怕被太子发现,被扣上个不体恤民情的帽子。
这群人正愁着,就听入口处有人传话,太子殿下也来了。
一时间这些州府官员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太子与大家立场相同,便不会有人被责骂了。
赵恂来参宴,一是为了给国公夫妇面子,二来也是为了鼓励城中名流继续举办大宴。
宴会一连办了好几场,先是给裴幼宜接风,再就是这些官宦名流之间互相宴请。
西湖歌舞昼夜不停。
几日后,杭州府大小官员对太子的做法都是议论纷纷。
“这哪像是来赈灾的,百姓的粮食问题尚未解决,殿下四处建议大兴土木,大肆举办宴席,这般伤财劳民,恕我直言,我真是看不出什么前因后果。”
另一个人也跟着说道:“不止城中寺庙,这些日子齐国公夫人四下游说,城中大家大族纷纷都贴出招工告示,眼下城中几乎人人都转行去做了木工瓦匠。”
“自打殿下入城开始,城中米价已经由一百三十钱一斗,涨至一百八十钱一斗了啊,洛阳年岁歉收,殿下治理起来条条是道,但咱们杭州情况与洛阳不同,这殿下种种行为,实在是不知何解啊。”
众人纷纷转向刘之昂。
“刘大人,您是和殿下说过话的,可知道殿下这些行为背后的深意?若是太子继续这样奢靡下去,而治理灾情又不见成效,那我等可就要上书朝廷,状告太子的诸多荒唐行径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卡点失败……迟到了,小花花没有了……
第54章
◎只等着入夜◎
刘之昂缓缓解释道:“眼下城中贫者尚有劳力, 而富贵人家空有钱财,殿下是想用官宦商贾的有余之财去救济这些贫苦百姓,好让他们在这饥荒年月有事可做,有钱可收, 不至于饿死。”
这道理说出来, 屋内的大部分人都听得懂, 还有小部分继续发问道:“那西湖边的歌舞宴会呢?听闻殿下在汴京从来不喜奢靡宴会, 而现在可是场场不落, 难不成殿下之前在汴京的模样, 都是在官家面前装出来的不成?”
刘之昂摇摇头:“西湖宴会越奢靡,能带动的城中产业就更多了。”他举例道:“如夫人小姐们, 为了赴宴每日都会定不少的衣裳首饰,而夫人们赴宴之事,随性的小厮马夫具都在宴外守候, 他们的吃食只能从外采购。”
一侧的官员小声道:“光是围着这西湖宴席,就能有不少百姓寻到出路了。”
众人纷纷点头,但还有人不依不饶道:“那粮价飙升该如何解释?若太子殿下的治理真有奇效,那粮价也该回到往常价格,而不是如现在一般居高不下!”
刘之昂皱了皱眉头:“这还不好说, 大人们且耐心些,月余之后再看吧。”
刘之昂的话已经打消了他们不少疑虑,眼下粮价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也只能再观望看看了。
转眼到了早春三月,杭州地处南方,三月里的天气比起汴京暖和了不少。
西湖池畔草长莺飞, 城中只要是勤快的几乎都有活可做, 不至于饿死, 但粮价还是依旧居高不下。
湖畔宴席开的频率也少了些,裴幼宜还是第一次这么讨厌才能加宴席,想想当初入宫的时候人家不让她去年节大宴,她气的不行现在想来,真是有些五味杂陈。
三月里天气好了些,裴幼宜坐在中心亭的边缘,望着湖中池水荡漾,心绪飘向远方。
赵恂来宴上的时候,就看见她这一副娇憨样子,想着自己这几个月真是忙的不行,加上自己也不好总是出入齐国公府,这些日子只在外面的庙里与她见过几次面略说了几句话。
赵恂一遍应付着宴上的各种恭维笑脸,一边不自觉的往裴幼宜那边走着。
但宴席上男女不同席,即便是离裴幼宜最近的地方,二人也只能隔着一汪池水,遥遥相望。
裴幼宜冲他甜甜一笑,并生气这段时间赵恂没来找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