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一向野,总是能生出些别的想法。
顾元池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要多惨有多惨,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有人从蚕室出来,看见这一幕,忍不住多嘴道:“乖乖,这可够惨的。”
老太监本来看笑话,后来看这小子,一口一个爷爷。又觉得他嘴皮子不错,相貌也行,人也弯得下腰,一时间起了些别的心思。
他眯着眼说道:“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
哭泣声戛然而止,顾元池抬着抹着鼻涕眼泪的脸问:“什么办法?”
老太监说道:“十两银子,不赊账。”
顾元池捏了捏手心,只觉得这老家伙伪善,十两银子,她上哪弄去。
“爷爷,我哪来的十两银子?”
“那爷爷可帮不上你了。”
老太监说完,一把将人推到。
这里雪滑,用不得力气,顾元池就被推到,身子向后仰去。
冷不丁被鞋子里的东西咯了一下。
顾元池意识到那是什么眼睛一亮,连忙叫住正要起身的老东西,然后说道:“等等,我有钱。”
老太监狐疑的看着她,看她从鞋里倒出来一个东珠,眼睛都瞪圆了。
珠子不小,他拿过手,感觉到不对。翻过来一看,果然那个东珠有损,一半磨过了,像是人使劲敲掉一小块,说白了,就是破损的珠子。
“爷爷,你看这个行不行?”
顾元池问道。
珠子原本是好的,但是有珠印,是当年先帝赏赐顾首辅时特意一个个刻上的印子,顾家女人做成配饰,以昭隆恩。后来顾家满门抄斩,这些也一并收了国库,只不过还有没有收回的。
顾元池奶娘手里就有一个珍珠簪子,簪子变卖了,珠子显眼,就给扣了下去,奶娘不放心,又给磨了印子,才变成现在这样。
这东西,即便被磨掉了印子,到了当铺手里,依旧能看出端倪。
顾元池拿着,不舍得扔,也不舍得卖。不怪她不舍得,家里一年比一年穷,谁知道用不用的上,留在手里虽然卖不出去,但是也比扔了好。
时间一长,顾元池都快忘了这东西,要不是老太监推她珠子咯了她一下,她都想不起来。
想着老太监不知道这东西,顾元池就给了老太监。
不出她所料,老太监果然不知道。只以为是缺了一块的珠子,嘴里一个劲念着谁那么糟蹋宝贝。
却又不松手,这珠子大,完好的时候价值百两,现在虽然损了一半,连十几两都悬乎,但是做个小玩意还是可以的。
净身房这面没什么油水,老太监也就是随便狮子大开口。料定她拿不出来银子,现在她能拿出来,老太监也自然愿意收。
老太监将东西塞进了怀里,然后说道:“算你小子命好,爷爷今天高兴,给你个机会。”
听见老太监松口,顾元池心里一松。
在之后,不知道老太监叫了谁,又塞给那人几个铜板,顾元池就跟着那人进了蚕室的门。
老太监提前打好了招呼,顾元池被人拉去记名,那人问:“叫什么?”
顾元池站在桌子前,外八这腿,驼着背,弯腰低声说道:“叫元池。”
作者有话说:
我真的好爱这个故事
没那么快进宫,现在就登个记,证明咱们小池,单上有名了
解释一下,小池和公主不是仇人,顾家当年的敌人是另一个皇子,只不过那个皇子也没活到最后,就是顾家追随的主子第一个凉凉,对家皇子慢一步凉凉,公主她爹,也就是现皇帝年纪不够,没参与第一轮太子之争,年纪到了之后,在第二轮选拔中胜出。
女主进宫不是为了复仇,就是天灾,活不下去了,找个出路。
第4章
她说话的时候,登名的太监看了她一眼,大概是觉得她的名字和以往的小太监不同,然后问道:“可会读书写字?”
元池当然会,不过那人问得时候,她摇着头:“不会,不认字,只知道元是上元的元,池子池水的池,是村里教书先生给起的。”
原来是教书的起的,怪不得。
能来当太监,认字就奇怪了。
听见不认字,记名太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行了,给你银子,以后进了宫,好好的混,混好了说不准还能被人叫一声爷。”
记名太监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元池长得好。脏是脏了点,但是能看的出洗干净也是不错的。宫里的主子对于长的好的,总是青睐一些,指不定哪日眼前这个就飞黄腾达了。
听见太监的话,元池点头道谢:“借公公吉言。”
她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帮人真是能扣的。
她手里的银子,不过二两。
元池最穷的时候,也想过卖身,她给自己估计的怎么也得八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