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军虽然不能亲自送棺,但是一双儿女都去了,不是送到地方,而是送到泉州。
陈画屏带着人去泉州去接。
陈画屏想去看看这对表兄表姐,还想去看看衢州的水运之景。
元池说:“今年没有旱灾之兆,应该是好光景,公主应当会得偿所愿。”
四月初的时候下令修缮运河,要是按着正常年景的话,四月的时候就开始涨水了。
五月份商船来往,但是数量不多。
六月之后运河修缮应该是完成了,一些河道也能正常的运用。
商船数量会大量增加,南来北往,好不热闹。
等着粮食丰收的时候,一年的水运就会达到最繁忙的时候。
陈画屏要是七月份到岐郡,就能看见西兴盛景,百姓沿河道吆喝的景象。
陈画屏说:“就算是去了,也是可惜的。”
“可惜什么?”
“不能和元池一起看。”
元池听见之后没说话,目光灼灼的看着陈画屏。
陈画屏觉得她的目光太过热烈,她张了张嘴,然后说:“我要是真的能去,就告诉你那里是什么景象。”
赵妃最后还是没有出宫,去亲自接父母回乡。
但是昌平帝为了让赵妃高兴,让陈画屏这个女儿代替赵妃,在泉州和边关的人会面,然后亲自帮着老将军扶棺去岐郡。
旨意下去的时候,还有朝臣反对,但是皇上说一不二,直接退了朝。
接老将军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皇帝说一不二,也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反驳他。
只不过让众人意外的是,三皇子竟然也要主动去。
三皇子的理由直白,说是要保护妹妹。
三皇子和二公主关系一向好,众人虽然觉得他居心不良,但是皇帝不这么觉得。
还觉得三儿子爱护妹妹,这样皇帝感到十分的高兴。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
昌平帝虽然和赵妃妥协了,但是并不放心女儿的安全,就想让监察院的人护送。
正好监察院的人要去梁洲办事,梁洲和泉州一洲之隔,昌平帝就让这些人顺道护送女儿。
当然,虽然护送公主这件事实顺道,但是皇帝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并没有说护送公主的人是监察院的人,只说是禁卫军的人。
也没有下什么旨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派了人去梁洲。
陈画屏接到圣旨的时候,元池也接到了消息。
崔正亲自叫了元池和庄惕守,告诉两个人去衢州办什么事情,然后又嘱咐了让他们保证公主的安全。
元池出了崔正的门,还有些不可置信,她竟然可以和公主一起出宫。
庄惕守看着元池魂不守舍的样子,问道:“你在想什么?”
元池说:“想梁王是不是真的想要造反。”
她随便说了梁王。
庄惕守听得认真。
监察院的人去梁洲,是秘密去的,为的就是查梁洲有没有什么变动。
元池上次在永州给崔正指明了方向,崔正顺着那条盐路往下查,查到了梁洲梁王的头上。
和粮草比起来,盐也是重要军需,有人大量的买盐,还是悄无声息的运走那么多盐,皇帝怎么可能不去查。
只不过对方实在是小心,崔正从永州回来之后,就一直没有查到什么。
迫不得已,才打算派人去梁洲看看。
有事因为这件事是元池发现的,崔正有意提拔她,就让她和庄惕守去。
庄惕守听了她的话,说道:“想也没有用,到时候找到证据才能确定是不是。”
元池说:“这倒是。”
庄惕守出了宫,元池去整理东西。
尸身易腐烂,边关那边的人已经出发了,他们也要明日动身护送公主去泉州。
元池去找了陈画屏,但是没有找到人。
彩云说:“公主去见我们娘娘了。”
赵妃寝殿
赵妃一身素白,看着女儿说道:“我已经让你父皇答应你,去接回你外祖父母的事情了。”
她神色疲惫,陈画屏看出来了,说道:“母妃,女儿出宫,你要照顾好自己。”
赵妃摇摇头,然后说道:“你答应我,回来就去和别人订下婚约
画屏,这是你答应母妃的。”
赵妃不想着自己身体的事情,却想着女儿答应自己的事情。
陈画屏闻言说道:“还是那探花郎吗?”
陈画屏不知道为什么母妃一定看上了那探花郎。
赵妃说:“只要是世家子弟,家世清白,后院干净,也不一定是那探花郎。”
赵妃否定了女儿的话。
陈画屏不懂,赵妃说:“你嫁人之后,就有了靠山,即便是你父皇如何,你也是别人家的儿媳。你的几个哥哥谁也干涉不到你,也不能做主你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