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娘+番外(127)

作者:鱼很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皇帝根本不信一个小女儿家能够想出什么办法,无非是像那些大臣们说的,拨银子。

他不只是不相信女儿能说出来什么,还不相信这十几岁的小孩能说出来什么。

因为他的几个儿子今日在朝堂上也听见了这件事,一个个虽然也有发言,但是都不合他心意。

不是目光短浅,就是言之无物,要不然就是过于轻视。

就像是他的二儿子,说这件事用银子就能解决,昌平帝听了之后差点就没有背过气去。

他还能不知道用银子解决吗,但是关键是没有银子啊,银子只能买些材料,但是根本不够安抚民心。

若是在这个时候征收劳役,昌平帝都不用想,民间肯定是怨声载道。

不过这个到底不是几个气死人的混小子,而是自己喜欢的女儿。看着女儿脸上信心满满的样子,昌平帝觉得有些好笑,但是还是耐着性子,忍着笑意,想哄着女儿开心,于是故作不懂的问了下。

这件事朝臣给的说法朝,除了拨银款,就是征收劳役。

征收劳役和拨银款没什么关系。

银子是用来买材料的,不是给征收上来的劳役工钱的。

这种劳役相当于自愿给朝廷干活,每日只管一顿午饭,没有银钱。

朝廷虽然不会赶上春种秋收之时找人,但是即便是错开这个时间也没有人愿意干。

毕竟开道凿路这件事情没有工钱不说,还累人,就是青壮上去一个月,也能将人累的需要歇息个十天半个月,还不一定能休息过来。

而且这几年年岁不好,若是在趁着这个时候抢修河道,劳民伤财,百姓肯定会怨声载道。

昌平帝只是偶尔糊涂,但是又不是真的是昏君,劳民的事情,他其实也是不愿意做的。

但是不趁着这个时候,来年若是河水大涨,这不好修了不说,还会耽误河运。

昌平帝也是觉得头疼,要不然不能心烦的,在女儿刚说出来帮着他念奏折的事情之后,就想也不想的答应了。

这件事情奏折之上将利弊都讲了个清楚。

陈画屏读了奏折,自然知道始末利弊。

她条理清楚的说道:“衢州水路连着四洲六郡,是最关键的一处,也是最需要修凿的一处,父皇不如将精力放在于此。

而且儿臣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衢州百姓大多数靠此路讨生活。”

昌平帝听着女儿的话,身子不自觉的坐直了,脸上也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一年修好所有的河道,即便是钱到位了,也不现实,更何况,也没有那么多钱。但是若是像女儿说的,只专注一处,也不是不可以。

昌平帝仔细想想,发现是行得通的。

他说:“画屏说的是。”

得到了父皇的肯定,陈画屏继续说道:“银钱方面,这里可以省下。

至于劳役,这次不征田舍田耕的百姓,只征水道生意的百姓,一家不是只有一个人,而是几人都可以。

这些人靠着水上生活,要是得了这个活,自然会尽心尽力,农耕之家也不会埋怨父皇。”

陈画屏说的在理,但是昌平帝道:“怎么会有人主动服劳役呢?”

陈画屏说:“若是用税收相抵呢?按每家出的人数计,税分四份,一人相抵一份。

至于抵税的年份,一年太少,不如三年。”

衢州税收少部分农耕,大多是河道上的。

昌平帝听后眼睛一亮,觉得若是这样的话,不仅不会有百姓骂他劳民伤财,还会有人称赞他仁善,为了百姓着想。

而且就像女儿说的,衢州百姓做的事实给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最得意的不是朝廷,而是水上的水户。

他们肯定是尽心尽力,建好的东西质量也有保证。

昌平帝其实都知道水道这几年为什么总有缺口不说,还容易坍塌。

官员贪些是肯定的,其中劳役的百姓农耕之家也有,水户也有,自然不会齐心协力。

但是如果都是水户的话,昌平帝觉得,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塌陷了。

也不用过几年就上奏哪哪哪又堵了,哪里又塌陷了。

这么一想,昌平帝觉得不错,但是又很快心生不舍,说:“衢州税收可是不少。”

也就是去年旱,才少了不少,但是前几年运河往来生意繁荣,税收一点也不少。

三年下来,税收的银子是笔可观的数量,要让昌平帝一下子放弃这么多,说不心疼是假的。

陈画屏看出父皇的不舍。

她继续说:“是不少,但是今年河道若是不修,来年修缮花费的银子会更多。而且河道不稳,容易坍塌的话,百姓生意也会受了影响。

来年的税收更不好收,如此循环,得不偿失。

上一篇:冰山下的软糖下一篇:星河璀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