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援会是东省队的后援会,当然要雨露均沾,像这种时候,就会一个小队负责一个球员,保证每个球员都会有人喊到他的名字。
这样的气氛,不但让球员的兴奋度很高,赛场的气氛也一直很好。
东省队在各平台的转播机会也是最多的。
最后分账的时候,东省队还会有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话说着遥远,在杭阳讲完话,啦啦队加油后,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这两个队确实势均力敌。
一个老二队,一个是新二队,前者经验更丰富,后者由更先进系统的体系培养起来,你来我往,打的非常精彩。
啦啦队的嗓子喊哑了,杭阳的手鼓的都疼。
就连宫明都身体前倾地专注看了很久,然后说:“看的我都手痒,想上场打打。时景和阎琰今天的发挥比平时好,要不是缺一个好的后卫,他们稳赢。”
杭阳点头。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他坚持要把时景和阎琰签进二队的原因,他们的战术思维和前几批的队员不一样,在应变和抗压能力上,都还有更多的潜力。
就像宫明说的,只要换上宫明当后卫,这就是一个可以在“全国职业联赛”上,打拼的高水准队伍。
四节结束,最终以阎琰和时景代表的“新二队”,以5分,两个球的差距,赢了“老二队”。
比完下来的时景兴奋到忘形,抱着杭阳嗷嗷叫,高兴的像个狗子。
杭阳夸奖了“新二队”的成员,但也没忘记安抚低落的“老二队”:“打球就像人生,不在乎一朝一夕的成败,只要我们坚持往前走,就早晚能够超过大部分的人。
回去好好休息,消化今天的比赛。
如果换我,我其实会很高兴,输给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更能让我复盘出不足的地方。
你们一起聊聊吧。”
杭阳抓训练很严,基础训练偷懒了,或者队内训练赛的时候,打不好,都会被杭阳严厉地批评。
但到了比赛,杭阳反而就什么都不说了。
比赛场上的压力不是开玩笑,赛前有压力,赛时有压力,就连赛后也有压力,这种不断压榨的精神负担,并不是谁都能承受。
说的多,指不定就把人说崩溃了。
所以才会有“比赛经验”和“比赛型选手”这么一说。
“老二队”懊恼地离开赛场,回宿舍消化去了。
打赢第一场大胜仗的“新二队”则全员留下来看接下来的比赛,这也是一种庆祝方式。
然后杭阳发现,长得好的人,哪怕当运动员也是吃香的。
阎琰的粉丝还是很多。
阎琰只是坐在身边,不经意往某个方向看一眼,那边的年轻姑娘就会激动地摇晃手里的应援牌。
哪里是来看比赛,就是来看帅哥。
时景这种长相,就不是特别招女大学生喜欢了,不过听说上了班的姐姐们就很喜欢时景这样的。
就比如郑芊芊,总是拉着时景说话,眼神和说话语气都显示出非常喜欢他……但这和爱情暂时无关,更像男闺蜜的关系。
至于杭阳…
靠过来的不多。
作为东省队的老板,又是队长,身份上就有些距离。再加上,在国际赛场上厮杀过后,那种攻击性极强的气场,也只有后援会一开始那些姑娘会上前和他说话。
当然,杭阳在后援会的群里窥屏不是这样的。
【啊啊啊,好想和杭队合照啊!】
【刚刚听杭队说话,我还以为是那种口音很重的发音,没想到竟然还挺标准,喜欢!】
【等会儿比赛结束,我可以找杭队要签名吗?】
接着,底下就有姑娘回复了。
【最好不要,杭队非常忙,他一个人要盯那么多支队伍,真的很忙。】
【不要+1,不要去打扰杭队,我们会安排统一时间要求杭队参加粉丝见面会。】
杭阳窥屏的时候正好看见这段对话,陷入了长长的沉默。
虽然……但是吧。
他坐在这里,难道不是看比赛玩的吗?他既不是裁判也不是教练,他哪里忙了?
第38章 VS魔都队
东省的比赛, 最终并没有出乎意料。
一二名都是东省球队。
往年也是这样。
东省队会在全国联赛进三个球队。
分别是“东省队”、“东省青年队”、“东省体大校队”, 其实这些都是东省球队。
东省队训练的球员,读大学的基本都在隔壁的东省体大读书,参加“校级联赛”、“青少联赛”,18~22这批队员都是中坚力量。
也是一个职业球队, 人数最多的部分。
省一级的比赛结束, 就到了全国职业联赛。
这个级别的赛场,即便不如东省队这样的职业球员, 要求每天必须全天候的参加训练,就说一些排名靠前的校队,在斯篮搏训练和学习上的比重, 也肯定是前者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