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330)

沈如霜所讲的东西,是许开风从未涉及过的领域。

她只知道冬瓜皮和冬瓜子是药材,却从未想过刮瓜皮还有这么多门道。

原来要人工来刮,而且,多劳多得,极大地激发了劳动的积极性。

“在刮瓜皮的那段时间里,经常看到人们推着小推车从胡同里出来,车上是满满当当的冬瓜瓤。故事里的姐姐,放着自己家里的农活不做,起早贪黑地去镇上帮那户人家刮瓜皮。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突出一些,她从不带瓜瓤回家,而是把刮好的瓜瓤分给其他人。”

“凡是在胡同里刮瓜皮的人,都在说这个女孩子人美心善,主家也因此关注到了她。在刮瓜皮刮到最后一天的时候,那家的女主人过来和她交谈,问她是哪个村子的。”

许开风心想,如果要是因为刮个瓜皮,送个瓜瓤,就让故事里的姐姐做儿媳妇……

那只能说明,这家人眼神不是很好。

没有人肯白忙活一场的。

既然舍去了人人都想要的瓜瓤,那就表示在觊觎着更重要的东西。

沈如霜讽刺一笑:“她以为人家亲近她,是想让她做儿媳妇,结果却是问她打听村子里的那个,唯一考上高中的女孩子。那家的女主人因为环境因素,自小没办法读太多书,可是却特别尊敬读书人。她说心思纯正的读书人,会利用超群的思想和技术,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心坏的读书人,会毁灭这个世界。”

许开风忍不住地问道:“她是怎样回答的?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诋毁了吗?”

“没有。故事里的姐姐,属于很坏很聪明的那类人,她知道当着这家人的面诋毁另一个女孩子,会让她辛苦建立起来的好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她狠狠地夸了那个女孩子一顿。而且她已经料想到,这家人若是有意结亲的话,必然不会只向她一个人打听。倘若她这时候扯谎,很容易被人发现。”

许开风之前就觉得,姐姐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弟弟,才如此坑那个女孩子的。

多半是为了自己。

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

“那些刮瓜皮的人里,也有和女孩儿是同村的,索性就多了句嘴。她们说女孩儿正是读书的年纪,太早婚配的话,可惜了。”

许太太觉得这人说得有道理。

连适婚年龄都不到,怎么可以贸然地相亲呢?

她知道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会自己私下摆酒席结婚,然后等年龄到了再去领证。

虽说是,民不举,官不究。

可这明显是错误的。

只是人们法律意识淡薄,才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那家的女主人虽读书不多,可到底是精明懂礼的。她说自然不能阻人前程,现在正是孩子学习的紧要时期,可不敢贸然前往打扰。只是想着等她高考完后,找中间人帮忙牵桥引线。如果愿意先把婚事定下来的话,日后就是供她读大学也可以。”

许开风轻叹了一声。

她知道故事里的姐姐,肯定是因为这个,才对女孩儿设局的。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竟然活生生地把人逼疯。

“女孩儿一门心思都扑在学习上,从未想过会受到这种无妄之灾。那对姐弟深知散播谣言是需要时机的,既要等人多的时候,又不能让其他的事务干扰,更重要的是让女孩儿听到。”

“女孩儿平时的小假期是不会回家的。除非寒暑假,才会回来。过年的时候,谣言容易被热闹的氛围冲散。唯有农忙时,谣言才能成为笑谈。他们等了将近一年,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就是那个暑假。”

“后来,女孩儿的家人为了让村子里的人少说些闲话,只能将她嫁给那个唯一来提亲的畜生。那畜生的姐姐,凭借着高超的手段,如愿嫁入了那户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

对于这个结果,许开风在沈如霜故事讲到刮瓜皮的时候,就隐约猜到了。

聪明又狠毒的人,总是能活得很好。

因为目标明确,不择手段。

在那种情况下,别说是女孩儿被人逼疯,就算是换做她自己,可能也难逃厄运。

因为她的心理素质也不是很好。

只是家人一路护着她,从没让她为这方面的事情发过愁,才得以安然活到现在。

“后来,精神失常的女孩儿怀孕了。临产期快到的时候,婆家嫌去医院费钱,死活拦着不让她去。她耗费了半条命,生下了一个女儿。婆家事后在村子里炫耀,幸亏没有去医院,不然就浪费钱了。”

许开风骂道:“太不是人了。女孩儿的家人不管她吗?”

“想管,但没钱。”

沈如霜这一句极具悲凉的话,硬生生地阻断了许开风后面的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