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药,昏昏沉沉的又睡了过去。
而刚刚伺候她的那个宫女,则在回到房里的时候,将耳环取了下来,没人发现那耳环的珠子是中空的,而里头放置的正是刘贤妃所中之毒。
将耳环内的粉末全数清洗干净,又重新复原后,就是大理寺的人来了,也查不出她动手的马脚。
永乐宫中,皇后对于卫贵妃被禁足的事情,显然舒服多了。
多日的头疼此刻仿佛吃了仙丹一般,莫名其妙的好了,旁边的嬷嬷屏退所有人后,才低声对她说道。
“娘娘放心,咱们安排在贵妃宫中的人已经动手了,不出一月,定要她神志不清!”
一个疯掉的贵妃可是她们这盘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卫国公被人刺杀瞎了一只眼后,暗地里对大皇子党就开始疯狂报复。
好几个他们安插在朝中的人不是莫名其妙的死了,就是原本该有机会往上爬的路被堵死了。
虽说倒是新贵,误伤几个不会对他们的大局有多少影响,可是这一来二去的,就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第424章 顶罪
所以,皇后才会启用多年前就散在各宫的暗桩,包括对刘贤妃下毒的那个宫女,还有要让卫贵妃神志不清的那个宫女。
这些人都是在她手里有把柄的,就算一朝东窗事发,也不会影响到她任何。
所以,芙蓉糕这一局,就是她借卫贵妃做下的。
包括这些日子,卫贵妃四处找人麻烦的,其实也是她微微中毒的症状。
喜怒无常,尖酸刻薄,这些曾经在她身上都有的恶习,此刻被无限放大,所以现在的卫贵妃才会如此暴躁和不听劝。
言行无状不说,还屡次挑战宫规的底线。
所以才有了今日陛下对她的厌恶。
这一切,舒妃也是有大功劳的。
“好了,吩咐下去,到不能让她现在就疯了,起码要拉个垫背的吧。”
于是没过多久,珍嫔就被抓了。
证据确凿,辩无可辩,刘贤妃的毒是她安排下的,并且接机推到了卫贵妃头上。
她与卫贵妃走的一向很近,所以想在芙蓉糕中动手倒是也轻而易举。
因此,启帝愠怒之后,就下令褫夺了她的封号,打入冷宫,若不是顾念着她家族在前朝还有那么一点点可利用的价值,只怕就是一条白绫赐死了。
珍嫔被送进冷宫之前,还灌了哑药,身边的一众心腹也都被下令仗毙。
所以,当真是有冤无处诉。
卫贵妃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连一丝动容都没有。
“借本宫之手打击报复贤妃,一石二鸟,我怎么没瞧出珍嫔那个蠢货会有如此手段。”
“娘娘厉害,一眼就瞧出其中的破绽。”
珍嫔是顶罪的,所有人都知道。
启帝不提,是因为此事得有一个结论,珍嫔下毒总好过卫贵妃下毒吧。
反正他与珍嫔也没多少恩爱,而她家在前朝也是好拿捏的。
皇后不提,是因为这就是她的目的,让那些企图跟着卫贵妃混的人看看清楚,被人舍弃的下场,从未孤立卫贵妃。
卫贵妃不提,是因为她需要名正言顺的脱罪。
她没下过毒就是没下过,背后想害她的人没害中,才会转移到珍嫔头上。
看样子倒是皇后的嫌疑最大。
众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小九九时,只刘贤妃一个人在宫里长吁短叹的。
可惜她虽为妃位,却是半点实权都没有,就算她想替珍嫔辩驳几声,也无人会听。
所以芙蓉糕中毒一事,就这样在帝后的刻意遮掩的情况下,迅速结案,成为了后宫的一桩闲话。
而刘贤妃倒是因祸得福,启帝为了安抚她,或者说安抚在外办事的六皇子,特意赐了协力六宫之权。
她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接下。
皇后倒是乐得见到这场面,毕竟刘贤妃这些年的表现让她足够放心。
一个怯懦且软弱的女人,在后宫的翻不起什么大浪的。
而被褫夺了协理之权的卫贵妃在含章殿内又是一通发脾气,打死了好几个宫女不说,还在皇后的刻意安排下,这消息传出了宫中。
一时间,卫贵妃德行有亏,肆意杖杀宫人的消息传得满东都城都是。
人人都在背后议论,就差没把卫贵妃打入妖妃的行列了,连带着对卫家还有厉亲王的名声都受损不少。
为此,厉亲王失去了一个露脸的机会。
马上就是中秋佳节,这后宫的席面自然是皇后来主持,而前朝的席面则又交给了恪亲王。
启帝的动作就是朝臣们巴结的方向,所以这段日子,恪亲王府倒是门庭若市的很。
九皇子要撒气,不知为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梁洛。